1.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有哪些措施和方法
我国土地开发规模失控,主要在于政府未能有效利用规划手段控制总量,个别地区将规划视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依法实施规划,严格执行规划是关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互协调、衔接,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内容需具备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对于一些占地多、脱离当前国情的用地开发项目,规划应严格控制。规划还应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合理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规划布局要集中紧凑,合理确定城市道路、广场和公共绿地的规模,严格控制占地多、建筑密度低的建设项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工业、开发区的土地使用效率。小城镇的工业应相对集中,避免分散建设。进一步挖掘现有土地的使用潜力,加大老城改造力度。在旧城改造中,应将重点放在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上,避免大拆大建和“见缝插针”两种倾向。建立土地使用效率评价监督机制,实行集约使用土地奖励、粗放经营土地惩罚相结合的政策。
加快土地市场化建设步伐,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合理布局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对闲置的原有工业仓储用地,应收回使用权,以有偿出让方式重新配置,使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化和资源高效利用。优化土地配置,改善城市综合环境。大幅度缩减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配合产业政策及国民经济布局调整,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综合质量。
挖掘城市用地潜力,积极利用多维空间。为适应城市化发展,不仅要扩大城市用地规模,还需在减少工业仓储用地和对外交通用地比例的同时,挖掘城市内部的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容积率,加强多维空间利用。空间利用方式多样,如工业厂房立体化,将平面布置和垂直布置的厂房重叠起来,形成工业大厦或工业综合体,鼓励开发商建设高层、小高层住宅,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2. 如何节约土地资源
1. 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土地用途和开发强度,确保最优化的土地利用,避免浪费和滥用土地资源。
2. 推广高效利用土地的技术和方法: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耕地浪费;推广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高层建筑,减少建筑用地;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3. 加强土地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的土地准入和出让制度,防止土地过度开发和非法占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增加耕地保护和改良的投入;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工作,提高土壤质量和肥力,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支持可持续农业和生态保护: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土地占用;加强生态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区,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5. 鼓励合理节约用地的行为:通过税收政策、土地交易制度和经济手段等措施,鼓励个人和企业在土地利用上的合理节约,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消耗。
6. 加强政府监管和执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监控,提高违法用地的查处率和处罚力度,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保护土地资源,防止滥用和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