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合并了哪些部门
2019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变革就是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成立。这一新机构是由原有的国土资源局与规划局合并而成。具体来说,原本的国土资源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土局。而规划局则与城乡建设局共同组成了城乡建设和规划局,但在机构改革时,规划局被单独分离出来,并与国土局合并。
这一合并不仅简化了行政管理流程,还加强了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工作。新成立的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能够更好地协调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城乡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此举旨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机构合并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主要职责包括:土地资源的调查、规划、管理和保护;城乡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通过整合资源,该局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复杂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城乡发展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改革还为地方各级政府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例如,土地使用权的申请与审批、城乡规划的咨询与指导等服务都得到了优化。此外,新机构还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监管,确保市场运作的公平与透明。
总之,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成立不仅体现了政府对于自然资源保护和城乡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为实现更加高效、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Ⅱ 自然资源局二级机构如何改革
自然资源部门是以国土部门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合并了其他部委相关职能,主要是管理体制更加理顺,相关权力职责更加集中,更有利于加强管理。根据改革规定,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行政职能回归机关,人员部分转为行政,其余按照老人老办法继续参公直到退休;从事公益服务的,强化公益属性,成为公益一类或二类单位;从事生产经营的,取消编制,人员妥善安置,变成企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
第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经上一级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
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设立、撤销或者合并,还应当依法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余如腊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职责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则上由一个行政机构承担。行政机构之间对职责划分有异议的,应当主动协商解决。协商一致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备案;协商不一致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提出协调意见,由机构编制管理机橡锋关报本级竖滑人民政府决定。
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严格控制;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职能的或者由现有机构进行协调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另设立议事协调机构。为办理一定时期内某项特定工作设立的议事协调机构,应当明确规定其撤销的条件和期限。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不单独设立办事机构,具体工作由有关的行政机构承担。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则,设立必要的内设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机构的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或者变更规格、名称,由该行政机构报本级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
Ⅲ 乡镇自然资源所怎么改革
法律分析:前期充分调研,做改革的坚定拥护者。把改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部门主体责任,三台县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此次基层站所改革,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超前准备、谋划在先,深刻研讨基层站所建设管理同自然资源法律法规暨政策在基层的贯彻执行问题、农村改革发展和耕地保护冲突,多次给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汇报,通过多方努力,确定原派驻乡镇的21个国土资源所和14个林业工作站统一整合为33个自然资源所,作为三台县局派驻乡镇的公益一类事业机构,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双重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九条 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