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企业如何整合市场资源以及管理
有一家历史悠久的体育用品企业老板最近很郁闷,他不时感叹经销商的索求无度,感叹生意越来越难做,他很难理解为什么把80%以上的经营利润都用于反哺市场,支持经销商建设网络、提升形象之后,经销商仍然将市场增长的缓慢归咎于企业的市场支持力度太小而不进行自我检讨。其实,这位老板很清楚,与同行相比从数据上来讲企业已经算得上是竭尽全力了,为什么现实与真相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按照惯性思维,我们一般会理解为企业规模太小、利润微薄、投放市场的费用总量不够。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与同行相比这家企业的市场投入预算其实已经处于行业前列,绝对称得上是高投入了。那么,经销商和企业之间的评估落差为何如此巨大,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这是一个矛盾而客观存在的事实,甚至我们发现这还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那么,到底企业的市场投入都花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市场没有感觉到这种投入的效果?在对企业的每一项市场投入进行细化分解并与竞争品牌作了横向比较之后,我们终于发现了其间的奥秘所在。
价值感的忽视导致企业市场投入的价值大打折扣
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企业和经销商在市场投入的项目上存在巨大的分歧,譬如对于电视广告项目,经销商往往视其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给予其极高的价值评估;而企业则往往把终端建设放在首位,不遗余力的进行着终端门店的拓展和完善。如此一来,企业实际的市场投入项目与经销商的心理需求便产生了巨大的落差。电视广告投放和终端建设投入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感,而企业又恰恰忽视了经销商的这种价值感和心理需求,因此便导致经销商对于企业的市场投入无法给予客观而充份的感知,甚至很容易变相忽略,最终令企业的市场投入价值感大打折扣。
企业和经销商在市场投入价值评估上的落差形成了一种畸形的“马太效应”,经销商所拥有的货架等终端建设物料企业认为意义重大而大加赠送,经销商更为迫切需要的电视广告等投入项目则被企业所忽视与放弃。纵观运动用品行业,这类现象绝非偶然,而是普遍存在,企业的投入在经销商的眼中价值感低于正常的标准,这种现象日积月累之后最终导致经销商产生一种错觉——企业攫取了丰厚的市场利润,但回馈给市场的却远远不够,企业对市场是一种恶性的“”掠夺,这种错觉严重打击了经销商的积极性,从而加剧了企业市场投入效益边际递减趋势。
分散性投入导致市场投入未能触及市场感知点
分散投入是导致经销商普遍存在怨言的第二个大问题。作为成长型企业,市场的投入增速普遍低于市场实际成长的速度,具有典型的滞后效应。从根本上讲企业的市场投入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处于一种“供小于求”的非正常形态。市场投入总量无法满足市场扩张所引发的投入需求仅仅是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企业在此前提下普遍存在的分散投资才是真正导致了企业各项投入无法触及市场感知点的首要问题。
我们发现,市场对于品牌的推广投入存在一个感知点,这个感知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同类品牌的平均投入标准,低于这个标准即无法触及市场感知点,投入的效果也无法显现;高于这个标准才能够深度触及市场感知点,才能催化投入的效果。市场对于此类投入的信息反馈,往往与市场感觉点成正比的关系。品牌投入大于市场感知点,呈现边际效果递增的规律,就是超过感知点越多效果越明显;品牌投入如果小于市场感知点,其效果则呈现边际效果递减的规律,就是低于感知点越多效果也越淡化。
企业在市场投入总量不足的前提下试图运用均衡原则,面面俱到进行分散投入,其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所有投入的项目上均无法达到最基本的市场感知点(当然就更谈不上超越市场感知点了),从而导致市场无法产生相应的投入反应,令企业的投放目标成为梦幻泡影。
集中投入与利益统一,才能强化市场投入的价值感
在企业市场投入总量受限的情况下(企业成长阶段基本如此),如何才能提升企业的市场投入效果呢?这是一个成长型企业普遍遇到的课题。结合上面的分析,我们给出两个原则:一是集中市场投入原则,二是选择根本利益一致的市场投入项目原则。
集中市场投入比较容易做到,只须摒弃面面俱到的错误思想,抛弃那些特定阶段非核心投入项目,选择那些至关重要的投入项目,就可以做到集中投入。但要做到利益统一则相当再棘手。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先天性的存在对利益冲突,它们有不同的立场、角度和观点。这个矛盾客观存在而且看起来无法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只有选择“牺牲”自己的短期利益来满足长期利益和经销商的短期利益,实现双方根本利益的统一。
以成长型运动鞋企市场投入为例。企业可以将所有市场投入预算集体打包,以现金的方式作为对经销商的奖励,但这种奖励必须配合经销商的销售指标增加、终端门店建设完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等条款联合使用。即经销商要获得超额的奖励,必须完成销售指标等几个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项目,在享受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保障企业的根本利益。
这种方式有三个优势:一是全部采用现金奖励,规避了可能出现的价值感较低的市场投入项目如多余的门店物料,转而将所有市场投入项目均变成了毫无风险的、价值感最高的现金奖励项目;二是通过集中投入,技术性的创造一个远远超过市场感知点的市场投入水平,最大化的刺激经销商的激情;三是经销商获取了超额的现金奖励,短期利益得到了最大化的满足;而企业则获得了市场规模扩张、终端门店网络、经销商经营重心的倾斜等等一系列长期利益。
从上述陈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企业通过市场资源的集中投入,最大化的满足了经销商的利益,也保障了自己的根本利益,顺利实现了市场投入效益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因此,我们认为成长型的企业虽然普遍面临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但只要能够集中资源,创造性的统一企业的长期利益与经销商的短期利益,完全可以做到以小博大,用小投入创造出大效益!
② 怎样做企业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分为三种形式:纵向整合,横向整合和平台式整合,因此有三种方法进行资源整合:
第一种方法:纵向进行资源整合
纵向整合是处于一条价值链上的两个或者多个厂商联合在一起结成利益共同体,致力于整合产业价值链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
传统的“原材料供应一设计制造一产品分销”就是一条典型的纵向价值链,企业在其中要考虑的问题是:自己是否处于价值链上最有利的位置?自己是否在做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工作?如果不是,自己在哪些环节上没有相对优势?而应整合哪些具有相对优势的资源、又如何整合。
例如,按照传统的经营方式,花店从花农处采购鲜花,然后再卖给顾客。几十年来,都是如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最好的经营方式。美国某花店放弃传统的经营方式,而与花农和快递公司结成战略联盟。花店作为一个鲜花的订购中心,顾客到这里订购鲜花(可通过网络或电话订购),花店记录下顾客订购的花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顾客希望送达的地址和希望送达的时间。同时,把顾客需要的花的种类和数量信息发给花农,通知花农准备鲜花。然后,把顾客订购的花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顾客希望送达的地址和希望送达的时间等信息发给快递公司,由它从花农处取得鲜花,再送给顾客。花店通过与快递公司的合作,整合快递公司的运输资源,把传统情况下的两方合作变成三方联盟。新的战略联盟大大扩展了生意量,每个参与方都获得了更多的收入:花农可以卖出更多的花,快递公司得到更多的生意,而花店得到更多的订单,并同时节省了运输成本。顾客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的鲜花选择和方便快捷的上门送花服务,这都是传统的花店做不到的。
第二种方法:横向进行资源整合
横向整合是把目光集中在价值链中的某一个环节,探讨利用哪些资源,怎样组合这些资源,才能最有效地组成这个环节,提高该环节的效用和价值。它与纵向资源整合不同,纵向资源整合是把不同的资源看做是位于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强调的是每个企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做最有比较优势的事情,并协调各环节的不同工作,共同创造价值链的最大化价值。横向整合的资源往往不是处于产业链内,而是处于本产业链外。
第三种方法:平台式进行资源整合
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资源整合,都是把企业自己作为所整合资源的一部分,考虑怎样联合别的资源得到最佳效果。而平台式资源整合却不同,它考虑的是,企业作为一个平台,在此基础上整合供应方、需求方甚至第三方的资源,同时增加这双方的收益或者降低双方的交易成本,自身也因此获利。
阿里巴巴就是一个典型的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的例子。它整合了供应商和需求方的信息,打造了一个信息平台。供应商和需求商可以通过它交换信息,互通有无,达到最佳的交易效果,而阿里巴巴则通过收取服务费而盈利。类似的成功的例子还有携程网等。
同样,现在所有的展览会都通过平台式资源整合方式打造供求双方的平台,通过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而盈利。一个展会至少要整合三方面的资源:一是参展商;二是专业观众;三是为展会服务的服务商(如物流商、酒店、搭建商、保洁、安保、展馆、旅游商等)。
③ 销售人员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对于销售人员而言,要想取得非凡的销售业绩,要想成为同行之中的白骨精,要想获得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靠自身的勤奋,靠生来具有的销售天赋,靠外在的机遇,等等诸如此类的各种各样的因素,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如何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是最为根本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应该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呢? 第一、心态认知:不要把资源整合看的很神秘高不可攀 讲到资源整合,很多销售人员,尤其是基层的销售人员,一般都会敬而远之,认为这是很神秘的事情,这是企业高层所经常使用的词汇,是企业高层的工作范围和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和认识上的误区。世间的万事万物,以人类而言,大至联合国,小到每一个人每一个事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重磅事件,一个惊天新闻,一个商业成功,一个销售完成,都是资源运用的结果。其中的差别仅仅在于有些人在积极的整合和运用资源,是资源的掌控者;而有些人在被动的运用资源,机缘巧合的话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大多数时候会被资源牵着走,或者说成为别人资源整合之中的一个棋子。 因此对于销售人员而言,千万不要把资源整合看的很神秘甚至高不可攀,其实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资源的主动或被动的整合过程之中完成的。 第二、过程认知:要认识到资源整合的前提是日积月累的积累资源 资源就像能量一样,资源就像动力一样,需要日积月累的积累才能成为资源,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对于销售人员而言,所要积累的资源很多,人脉资源,生意机会资源,客户资源,知识资源,财富资源,等等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而且每一项资源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完成,所以作为销售人员一定要从日常做起,积极的积累储备资源,积累的一定程度就可以随时运用,资源的积累储备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 第三、运用认知:资源的整合运用就像厨师做菜一样要合理搭配 每一个单独的资源单独去看和如果能够很好的运用的话,都会被认为是好资源。但如果运用不当,资源本身会遭到破坏,事情本身也会因为某项资源的加入而被破坏。所以对于销售人员而言,在运用资源的时候,要对事情本身进行清晰的认知,事情本身到底需要哪些资源,这些资源应该运用到哪种程度,资源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越多越好,资源在很多时候也不是只要运用就能有助于销售的达成。未完待续。。。。。。
④ 怎么整合资源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人会说一些整合的事情,作为创业者,也经常会听到谁把谁整合了,谁本来没资源现在生意也做的不错等等,其实,资源整合是我们创业过程中经常要用到的商业方法,通过整合资源可以快速的达成自己的目的,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营业额。那么如何整合资源呢?1、疯狂的帮助别人
别人有求于你,你能做的,尽可能的去帮他,你做不到的,也要想办法给他提供思路和方向。即使自己天天都很忙,也要花精力去帮别人,因为创业就是一个物质和精神交换的行为和过程。你的这些付出,会给你带来了很多便利。你帮了他们,等你有困难时他们也回积极的帮助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可以促进资源的整合。
2、学会让利模式
凡事斤斤计较的创业者,结果就是提高大家的提防心,最后避而远之,甚至见死不救,这种创业者想整合别人的资源就极其困难。这里的让利,不一定是纯粹眼前或当下钞票上的让利,你可以将未来的收益权、消费权,名誉权等等渡让出来。甚至,你考虑问题都先从对方来考虑,对整合资源是有帮助的。
整合资源可以通过疯狂的帮助别人,并且学会让利模式,这样就可以整合资源身边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