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欧盟领海有多少矿产资源
扩展阅读
钻石王座如何分别正盗版 2024-09-20 00:10:09
冷冻鸡类产品哪里用量大 2024-09-19 23:42:27

欧盟领海有多少矿产资源

发布时间: 2022-01-27 08:05:14

❶ 中国的海洋资源有哪些

我国大陆位于西北太平洋沿岸,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海洋渔场面积200多万平方千米,大陆架面积130多万平方千米,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港湾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洋能源等海洋自然资源。我国的内水和领海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因划界工作尚未完成,确切面积还难于确定,估计为200万平方千米左右。这些管辖海域是中华民族长期生存繁衍的重要基础。我国还可以方便的进入世界大洋,开发利用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的海洋资源。

❷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有哪几类

海洋矿产资源,是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的总称。按矿床成因和赋存状况分为:

1、砂矿:主要来源于陆上的岩矿碎屑,经河流、海水(包括海流与潮汐)、冰川和风的搬运与分选,最后在海滨或陆架区的最宜地段沉积富集而成。如砂金、砂铂、金刚石、砂锡与砂铁矿,及钛铁石与锆石、金红石与独居石等共生复合型砂矿。

2、海底自生矿产:由化学、生物和热液作用等在海洋内生成的自然矿物,可直接形成或经过富集后形成。如磷灰石、海绿石、重晶石、海底锰结核及海底多金属热液矿(以锌、铜为主)。

3、海底固结岩中的矿产:大多属于陆上矿床向海下的延伸,如海底油气资源、硫矿及煤等。在海洋矿产资源中,以海底油气资源、海底锰结核及海滨复合型砂矿经济意义最大。

随着工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人们对于矿物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陆地资源经过长时间的掠夺式开发后,开始逐步枯竭,且现有的开发产量也无法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将海洋作为开发资源的转折点,在新的资源开发基地中缓解资源危机非常有必要。

全球海底矿产资源根据矿产的产出情况可以分为滨海砂矿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大洋矿产资源等。滨海砂矿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通常分布在沿海国家的领海或者专属经济区内;而大洋矿产资源则多数分布在国际公海区域内,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国家专属经济区范围内。

(2)欧盟领海有多少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要实现海洋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从海洋扩展资源相关行业入手,着重改革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采集等工作。制定海洋矿产开发资源的规划蓝图,强化资源的管理水平,针对我国海洋中的矿产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并尽快制定好关于海洋矿产开采的规章制度。

2、并通过政府干预等手段,强化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支持。此外,海洋矿业是高科技产业,科技、资金投入高,风险也高,为此,要坚持走自我开发与国际合作并举的道路,努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并要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努力在企业中推广实施清洁生产,尽可能地减少对周围海域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政府部门应该针对资源进行政策支持和引导,鼓励相关企业进入这一新兴领域。

4、在资源开发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使资源开发技术可以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对于海洋矿产公司而言,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来降低自身的成本,提高矿产开发效率,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海洋资源。

❸ 欧盟和美国之间国际贸易主要经过的海洋是什么哪个海洋

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以冰岛-法罗岛海丘和威维尔-汤姆森海岭与北冰洋分界,南临南极洲并与太平洋、印度洋南部水域相通;西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合恩角的经线同太平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非厄加勒斯角的经线同印度洋分界;西部通过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沟通,东部经欧洲和非洲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通过地中海,以及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与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沟通。大西洋的赤道区域,宽度最窄,最短距离仅约2400多千米。

大西洋在世界航运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它西通巴拿马运河连太平洋,东穿直布罗陀海峡、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通向印度洋,北连北冰洋,南接南极海域,航路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同时大西洋沿岸几乎都是各大洲最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较高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经济交往频繁,是世界环球航运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和枢纽。在全世界2000多个港口中,大西洋沿岸占有3/5,其中不少是世界知名港口。每天在北大西洋航线上的船只平均有4000多艘,拥有世界2/3的货物周转量和3/5的货物吞吐量,是世界航运最发达的大洋。有5条主要航线:①欧洲与北美间的北大西洋航线;②欧洲与亚洲、大洋洲间的远东航线;③欧洲与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间的中大西洋航线;④欧洲与南美间的南大西洋航线;⑤从欧洲沿非洲大西洋岸到开普敦的航线。其中北大西洋航线最繁忙,世界商船的1/3以上航行在这条航线上。海运的主要货物是石油和石油制品,其次是铁矿石、谷物、煤炭、铝土及氧化铝等。米,其中16条是连接西欧与北美间的海底电缆。大西洋的上空是联系西欧、北美、南美和非洲间的交通要道。

❹ 规定一个国家的领海有多少

关于领海的划法,目前世界上公认有两种,即正常基线法和直线基线法.正常基线法,又叫低潮基线法,就是以落潮时海水退到离岸边最远的哪一条线为基线;再向外延伸到国家规定的领海宽度,即为领海线.领海线和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就是一国的领海.另一种是直线基线法,又叫折线基线法.这种基线法就是在大陆沿岸突出部或沿海岛屿上选定某些点作为基点,把连接各相领基点所得到的折线作为领海基线,以此作为基线的起点,向外延伸到国家规定的领海宽度即为领海线.领海线与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就是领海.我国实行的就是折线基线法.1996年5月15日,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中国领海基线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 1992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宣布了我国领海基线为两部分组成:一是大陆领海的基线为山东高角至峻壁角之间各相领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二是西沙群岛领海基线为东岛至南岛之间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我国政府还将再行宣布其余领海基线.领海(亦称领水)是指沿海国家根据主权规定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包括领海的上空、海床及底土.群岛国的领海则是指与该国群岛水域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及其上空和海底.一国在其领海内享有刑事、民事的司法管辖权.领海的宽度,国际上很不统一,目前最窄的为3海里(1海里约等于1.85千米),最宽的为200海里,大多数国家宣布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12海里要求.我国政府于1958年9月4日发表声明,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划定领海时,需要在海岸或沿岸岛屿上确定一条线,以便从这条线起向外测量出一定宽度的海域作为领海,这条线就叫做领海基线.基线有三种;一、正常基线(亦称低潮线),就是以退潮时海水退到离岸最远的那一条线作为基线.海岸平直的国家多采用这种基线.二、直基线(亦称折线基线),即在大陆沿岸或沿岸岛屿上选定一些点作为基点,以连接相邻各基点形成的折线作为基线.海岸曲折或沿海有岛屿的国家多采用这种基线.三、混合基线,即兼用正常基线和直基线确定的基线.海岸较长,地形复杂的国家多采用这种基线.我国领海的划定采用直基线法.

❺ 世界上领海面积较大的10个国家,分别是多少

NO.1 美国,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世界上军事力量和经济最强盛的国家。美国总人口3.231亿(排世界第三位),陆地面积963.14万平方公里(排世界第四位),海洋面积1217.46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一位。
NO.2 法国,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西方工业强国。法国总人口6690万(排世界第二十一位),陆地面积67.28万平方公里(排世界第四十九位),海洋面积1008.42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二位。
NO.3 澳大利亚,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一整个大陆的国家,南半球最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总人口2413万(排世界第五十二位),陆地面积769.20万平方公里(排世界第六位),海洋面积850.53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三位。
NO.4 俄罗斯,军工实力雄厚,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俄罗斯总人口1.443亿(排世界第九位),陆地面积1709.82万平方公里(排世界第一位),海洋面积756.66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四位。
第五到第十位分别是:新西兰、印尼、加拿大、英国、日本、中国(海洋面积396.28万平方公里)。

❻ 中国四大领海

南海、东海、渤海、黄海。
我国的四大领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渤海位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濒中国,东邻朝鲜半岛。黄海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有北黄海和南黄海之分,面积分别是8万平方千米和3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44米,渔业资源丰富,南黄海油气资源和滨海矿产资源丰富。
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九州岛、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之间的西太平洋边缘海。东海面积77万多平方公里,多为水深200米以内的大陆架。中国沿海岛屿约有60%分布在该区,主要有台湾岛、舟山群岛、澎湖群岛、钓鱼台等。东海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最主要的良好渔场,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估计约有250亿吨,中国在东海之上建有春晓等几口油田。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 南中国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为深海盆,平均深度1212米,最深处达5559米。政治、军事、经济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等甚是丰富,有“第二波斯湾”之称。
中国四大领海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领海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四大领海之中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抱的渤海和雷州半岛与海南岛间的琼州海峡为中国仅有的两个内海,面积分别是7.7万平方千米和0.24万平方千米。
渤海位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黄海位于: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北面和西面濒中国,东邻朝鲜半岛。
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九州岛、琉球群岛和台湾岛之间的西太平洋边缘海。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与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的太平洋边缘海。

❼ 一个国家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各位多少海里

领海由一个国家确定其宽度,但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12海里。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公里)。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但对其最大范围作了限制,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三条的规定,沿海国的领海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12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二百海里(370.4公里)。

(7)欧盟领海有多少矿产资源扩展阅读

在实践中,目前绝大多数沿海国(110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但仍有一些国家的领海宽度不是12海里,有的国家采用低于12海里的领海宽度,如3海里、4海里、6海里等;有的国家的领海宽度高于12海里,如20海里、35海里、50海里、200海里等。

依照1958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专属经济区域内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享有主权权利和其他管辖权,而其他国家享有航行、飞越自由等,但这种自由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法律和规章。

❽ 领海范围是多少

中国领海为邻接其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12海里;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根据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整个海洋可划分为内水、领海、群岛水域、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海域。其中,领海和内水属于国家领土的范围,而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则组成国家管辖区域。
中国主张12海里领海权,即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为十二海里,12海里外就不是中国领海。

大家常说的300多万是指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面积。
专属经济区,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二百海里。
大陆架,为领海以外依本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二百海里,则扩展至二百海里。

❾ 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区划建议

4.1.1 区划的原则

4.1.1.1 以服务经济与社会需求原则

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领导多次指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煤、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消费量大幅增长。矿产资源的消耗量增长速度大于储量增长速度,出现了‘寅吃卯粮’的情况。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矿产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严重短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瓶颈、大制约。”因此,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划必须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

我国管辖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区划以海域各盆地剩余资源量的大小进行排列,依次为:①增储上产主力产区——渤海盆地;②后备储量接替区——南海北部陆架珠江口盆地;③战略后备储量准备区——东海陆架盆地的基隆凹陷及海礁凸起,其次是黄海盆地;④南海中南部海域是中外共同勘探开发区域。

我国近海建筑砂砾石勘查开发区划主要考虑以下5种因素:①海砂的主要类型;②海砂的分布与资源量;③海砂开采的经济性需求;④海砂开采的环境限制;⑤矿政管理与管辖海域区域地质调查规划的衔接。综合考虑上述5种影响因素,特别是海砂需求的市场驱动,我国建筑砂砾石勘查开发区划可以分为与主要沿海经济区相关的3个区域分别为:①珠江三角洲区域;②长江三角洲区域;③黄、渤海区域。

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区划则根据勘查的程度划分为2个区域分别为:①南海北部陆坡;②东海冲绳海槽及陆坡区。

4.1.1.2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原则

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划要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重视当前经济效益好的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重视将来有潜力的矿产资源的研究。例如,国家在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同时,也不放松对21世纪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评价、实验模拟和综合研究,为2010年前提供可勘探获储量的靶区做好准备。

4.1.1.3 资源开发与环境并重原则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及治理的重要性。目前海洋环境恶化和海洋自然灾害日益严重(如海岸侵蚀、海水侵入、地面沉降和由地震引发的海啸等)应引起高度重视。我国政府已将可持续发展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调实施海洋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重点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高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保意识,力求使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既能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又能符合国家环保规范,做到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并举,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目标。

4.1.1.4 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们始终应遵循的基本指导方针。为了使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服务于社会,满足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又能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区划应以同类或不同类矿产资源合并考虑为原则。例如,海洋油气的勘查开发可以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同步进行,既可增加产量,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4.1.2 矿产资源勘查区划建议

4.1.2.1 油气勘探开发区划

从各盆地剩余资源量来说,当数渤海盆地尚未发现资源量最多,东海陆架盆地次之,珠江口盆地第3,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位居第4,冲绳海槽盆地第5,北部湾盆地第6,黄海3个盆地排在最后。这也决定了我国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区划与规划的顺序(图4.1、图4.2,表4.1)。

图4.1 中国海域盆地油气勘探规划图(渤海、黄海及东海)

图4.2 中国海域盆地油气勘探规划图(南海海域)

表4.1 我国海洋油气重点调查评价区建议

4.1.2.2 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区划(表4.2)

表4.2 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区建议

1)增储上产主力产区。从盆地剩余资源量、目前石油新增地质储量及油气剩余可采储量指标分析,渤海及周边是当前增储上产最具潜力地区之一。据国家专项工作评价,渤海海域拥有103.00亿~104.00亿吨油当量的油气资源,至今已在该区发现了40.00亿吨油当量的地质储量,盆地内剩余资源潜力巨大。在渤海盆地中又以渤中坳陷为勘探重点,其次是辽东湾坳陷和埕宁隆起。预计我国海域近几年的增储上产主要就在渤海盆地内获得。2007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在渤海湾津塘黄骅滩海曹妃甸港区发现储量规模高达10.23亿吨的南堡大油田。

2)后备储量接替区。后备储量接替最为现实的区域将是南海北部陆架珠江口盆地。目前珠江口盆地已将掌握的探明储量全部动用,仅有PY4-2、PY5-1和几个小含油气构造储量经评价后还可提升少量探明储量外,近几年来一直未找到新的接替后备储量。因此,除近期开发的WC13-1/2油田能接替一部分产量任务外,整个珠江口盆地的油气产量递减的局面尚难改变。因此,加强珠二坳陷及其神狐低凸起区勘探以寻找新的储量接替区就显得非常迫切。

3)战略后备储量准备区。海域战略后备储量准备区首选是东海陆架盆地的基隆凹陷及海礁凸起,其次是黄海盆地。从剩余资源量指标分析,东海陆架盆地应是未来几年勘探重点海区,从油气地质条件分析,由于基隆凹陷比西湖凹陷发育更多的新生界海相地层,其油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均优于西湖凹陷。近年由于钓鱼岛和东海中日海域划界争议,造成我国在东海基隆凹陷的资源调查工作受阻,至今尚未能在该凹陷投入钻探工作量,甚至地震测线网密度也仅5千米×5千米。西湖凹陷南部春晓气田群(距中间线仅5千米)的开发引起了日方对东海油气的极大关注,并于2004~2005年投资建造三维地震船,计划勘探开发东海油气资源。我国无论从后备战略储量接替的准备,还是为海域划界准备基础资料都应加紧东海基隆凹陷的油气勘查工作。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部的海礁凸起,虽然无海域划界的问题,但据有关资料分析,西湖凹陷内生成的烃有相当一部分已运移到海礁凸起上,且该凸起上中新统中上部及上新统下部有2套相当稳定的泥岩段分布,为良好的区域盖层,使西湖凹陷运移到该凸起上的油气得以保存。

4)中外共同勘探开发区。南海中南部海域是中外共同勘探开发区域。我国在南海的油气开发,目前仅在南海北部陆架区的珠江口、北部湾及莺-琼盆地,而南海周边国家在我国南海中南部传统断续疆界线内不断强化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活动,并已形成巨大产能。而我国在南海中南部海域至今尚未开展实质性的勘探开发活动。

目前,我国3大油公司在南海主要沉积盆地进行了油气矿业权登记,共有206个勘查区块,面积123.48万平方千米。

1)南海北部陆坡。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将南海北部陆坡勘查区划分为11个区块:台西南、东沙南、神狐东、西沙海槽、西沙北、西沙南、中建南、万安北、北康北、南沙中、礼乐东。其中,西沙海槽、神狐、东沙已完成4个航次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是“十一五”的首选靶区(图4.3)。

2)东海冲绳海槽。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将东海冲绳海槽勘查区划分为3个区块:冲绳海槽北部、冲绳海槽中部和冲绳海槽南部。其中,冲绳海槽中南部已完成1个航次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图4.4)。

4.1.2.3 建筑砂砾石勘查开发区划

我国海洋建筑砂砾石勘查开发区划主要考虑以下5种因素:①海砂的主要类型;②海砂的分布与资源量;③海砂开采的经济性需求;④海砂开采的环境限制;⑤矿政管理的需要与管辖海域区域地质调查规划的衔接。为此,将管辖海域资源勘查划分为3个区域9个区块,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调局已安排了矿产资源补偿费和地质大调查经费设立了调查评价专项,分期逐年逐块进行调查评价工作,预计2012年完成海上全部区块的调查,2015年前完成资源评价(表4.3)。

图4.3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及规划图

图4.4 东海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远景及规划图

表4.3 我国近海建筑砂砾石勘查开发区建议

1)海砂的主要类型。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浅海陆架,蕴藏丰富的海砂资源。海砂分布受水动力、地貌、地质及海面升降等因素控制。根据沉积环境,大体可以分为海岸带、近岸浅海和大陆架3个海砂堆积体系。

2)海砂的分布与资源量。从分布水深看,海岸带海砂分布在0~15米水深范围,近岸浅海海砂分布在5~50米水深,陆架海砂分布在50~150米水深。海砂的分布与沙砾质海岸类型密切相关,砂质海岸长度占大陆海岸线总长的25.6%,包括海南、台湾2岛在内,全国沙砾质海岸主要有9段。在中国大陆10个沿海省(区、市),砂质海岸线长占海岸线全长比例前6位是:山东(1321.9千米)、广东(1005.1千米)、福建(455.3千米)、辽宁(315.4千米)、广西(204.6千米)、河北(150.8千米)。

3)海砂开采的经济性需求。海砂的3大用途包括海洋工程填料、建筑用砂、海滩养护。海砂的需求与沿海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珠江三角洲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海砂的需求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目前主要为海洋工程填料和建筑用砂,海滩养护应成为潜在需求。同时,海砂的市场需求还来自日本、韩国等邻国拉动,海砂的国际需求值得关注。海砂开采的经济性还包括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开采成本方面的考虑,目前发达国家的海砂开采技术已可以达到开采水深50~100米的海砂。

4)海砂开采的环境限制。海砂开采不当会直接造成环境破坏,主要包括海岸侵蚀、海水入侵以及与海洋渔业之间的冲突等。因此,海岸带海砂特别是海滩砂不宜开采,陆架海砂因调查程度的限制不能确定合适的目标区域进行开采,因此近岸浅海领海基线以外20~100米水深的海砂应是今后寻找和开采的主要目标。

5)矿政管理与管辖海域区域地质调查规划。我国陆架重点地区补充调查的最大精度为1∶50万,“十五”期间已经完成。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以及重点海岸带1∶25万环境地质调查将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展开,涉及海岸带地区的还有“908”专项调查等。上述调查仅提供区域地质背景资料,对于海砂所需要的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国外通常为1∶5万)无法提供足够精度的资源评价数据。

综合考虑上述5种影响因素特别是海砂需求的市场驱动,我国建筑砂砾石勘查开发区划可以分为与主要沿海经济区相关的3个区域分别为:①珠江三角洲区域;②长江三角洲区域;③黄海、渤海区域(表4.4,图4.5、图4.6)。

表4.4 中国近海海砂重点调查区块资源量简表

1)珠江三角洲区域。相邻行政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主要城市有广州、香港、澳门、海口以及主要由中等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该区域经济发达、开发活动频繁,大型海洋工程在建或筹建项目众多。从海岸带类型来看,该地区存在5段砂质海岸:①粤东岬湾型砂质为主的海岸;②粤西岬湾型砂质为主的海岸;③广西岬湾型砂质海岸;④海南岛岬湾型砂砾质海岸;⑤台湾岛西部砂砾质海岸。这些岸段以华南山地、丘陵为地貌背景,几十米厚的花岗岩风化壳提供了丰富的砂砾石来源,众多短源河流将砂砾石输运到海岸带及相邻浅海沉积,是海砂勘查、开采的理想场所。

2)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增长迅速,其经济实力已超过了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使之对建筑用砂的需求持续增长,目前建筑用砂主要来自河砂或山砂,海砂成为潜在选择。从海岸带类型来看,该地区北部以粉砂、淤泥质海岸为主,腹地则主要为冲积平原,上海南部则以基岩海岸为主,浙江南部与福建山地丘陵直临东海,海岸带范围狭小,在邻近浅海区域有海砂分布,但缺少大面积分布的砂体。

3)黄海、渤海区域。包括山东、江苏北部、河北和辽宁,海域包括黄海和渤海,该区域北部属于环渤海经济带,目前是我国第3大集约程度高的经济协作区域。重要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唐山和辽东半岛城市群以及胶东半岛城市群。从海岸带类型来看,该地区的胶东半岛以及延伸到江苏北部的区域存在多处砂质海滩,山东半岛西起莱州湾并包括整个胶东半岛,向南延伸至江苏连云港,总长1800多千米。由于山东半岛突出于黄海之中,海岸线比较曲折,大量的花岗岩山地丘陵和短小河流提供了较多的粗粒物质。渤海北侧砂质海岸有辽东湾东部的砂砾质海岸和辽西-冀北砂质海岸,前者从复县东岗至盖县盖平角,沿岸分布有前震旦纪混合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丘陵、侵蚀平原,为海岸带提供了大量的砂砾石来源,后者北起辽宁兴城,南至河北滦河口,背靠混合花岗岩剥蚀平原和燕山山脉,10几条短小的山溪性河流,提供大量粗粒物质。

4.1.2.4 地下淡水和地下卤水开发区划

1)地下淡水。在长江口以南(包括长江口)沿海地区水资源总体比较丰富,长江口以北沿海地区地表水资源相对缺乏,水资源短缺。因此,根据水资源的总体丰富程度把沿海地区地下淡水资源的开发划分为长江口以南地区和长江口以北地区。

2)地下卤水。我国沿海地区地下卤水的净储量、储层结构及水化学特征随着各海区岸段的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与卤水赋存区所经历的第四纪古海洋环境、古气候环境、地貌及构造活动的演化历史密切相关,并受地下水和地表水体混合作用的影响。结合沿岸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第四纪地层分布和已有的勘探研究程度等,沿海地区地下卤水的开发可划分为:南方华南及东南沿岸滨海区和北方黄海、渤海沿岸滨海区。根据现有的研究程度和卤水富集的区域分布,在黄海、渤海沿岸滨海区又可划分为卤水广泛分布的渤海沿岸滨海地区和南黄海沿岸滨海区。

图4.5 中国近海海砂资源调查区划与规划图(渤海、黄海、东海海域)

图4.6 中国近海海砂资源调查区划与规划图(南海海域局部)

4.1.2.5 海底煤田勘查开发区划

由于龙口北皂煤矿地质构造较复杂,断层比较发育,为了扩大采煤区,增加储量和产量,2002年北皂煤矿首次针对海上煤田开展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勘探面积为6.44平方千米,工区水深为0~12米,目的层埋深为809米。勘探目的要求查清煤层中落差为3~5米的断层与褶曲,以便向北进一步扩大其采煤区,查明整个海底煤田的范围、煤层及可采厚度和计算探明储量,为煤田开采设计最佳方案提供依据。

4.1.3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特别是近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海上油气工业迅猛发展,在我国海洋产业经济中的比重列居第4位,对海洋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沿岸地区地方性的民采(建筑砂砾等)大多数都是无序无度的滥挖乱采,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和造成海岸侵蚀。

近海油气开发迅猛发展,石油钻井平台向周围海域泄漏原油和油污水。渤海、东海、南海北部油气开发区油污染程度逐年上升。污染海区大多超出渔业水质标准,最高超标达几十倍,对渔业资源、水产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此,在规划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在矿产项目开发前必须做出环境保护评价,在开发过程中始终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做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可修复利用。

❿ 海洋矿产资源调查

三、未来海洋矿产资源开发的趋势

21世纪是发展海洋经济的时代,浩瀚的海洋是资源和能源的宝库,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地。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陆地资源和能源危机威胁,世界各国都把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能源,以及保护海洋环境作为求生存、求发展的基本国策。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各类矿产资源、能源和生物资源。20世纪以来,各国科学家的积极努力使人类极大地增长了对海洋资源的认识,目前全球已兴起一个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攻克海洋开发高新技术的热潮,海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

1.加强海洋资源的调查评价是实施海洋开发战略的前提条件

我国的海洋国土面积很大,内海和领海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内海是内水的一部分,是指伸入一国大陆内部,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相通,与本国领海相连的海域。渤海、琼州海峡和长江口、珠江口都是中国的内海。即使不算南沙海域,中国内海和领海也有38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我国陆上国土面积的30%。它们与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上国土一样,中国拥有绝对的主权。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的主张,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的全部7万平方公里,黄海38万平方公里中我国主张的部分,东海80万平方公里中我国主张的部分,南海350万平方公里中我国主张的部分。

世界公海和国际海底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全球的公海面积约为2.3亿平方公里,公海对所有国家开放,我国享有公海,包括海底区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权利。

国土资源部的一项基本职能是进行海洋资源调查评价。海洋资源调查就是对我国的领海及管辖海域的资源环境的基本特征、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开发利用前景,以及海洋环境和地质灾害情况进行综合调查及评价分析。海洋资源调查是人们认识和掌握海洋资源环境要素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获取资源环境资料的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是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

海洋开发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必须把海岸带到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的广阔区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主要任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基本查清从海岸带到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广阔区域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发现一批新的可开发资源,重点是一海(渤海)、一湾(北部湾)、一峡(台湾海峡)、三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调查海岸带、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海洋资源类型、数量、特征、分布规律及开发现状;开展海洋灾害类型、引发机制及变化规律研究,建立灾害及海平面变化动态监测网;调查我国海岸带最大环境承载量;完成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底土环境质量评价与功能区划;查明军事海洋环境与国防建设要素,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统筹海洋开发和整治服务。同时,开展大洋深海资源及极地的调查研究。

目前,我国的海洋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还刚刚开始,装备力量都非常单薄,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尤其需要具备不同吨位与不同功能的海洋科学考察船、资源调查船、海洋环境监测船以及各种海巡船只。

2.滨海砂矿的开发将从以岸上为主转变为水上、水下并举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社会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经过几十年的强化开采之后,滨海砂矿在岸上的部分已经越来越少,日益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将迫使人们把眼光投向水下,滨海砂矿开发的趋势必然是水上、水下并举。

显然,矿业开发部门需要有更多的抓斗式和吸扬式挖泥船及其他功率大、效率高、砂矿回收率高的海上采矿设备。

3.深海油气资源开发迅速发展,已成趋势

深海油气资源潜力巨大,随着海洋石油钻探和开采技术及其装备的迅速发展,海洋勘查开发深度不断增加,海洋石油勘查开发成本不断降低,海洋石油产量不断增加。目前深海石油勘查已经达到在2500米的深水区作业,钻探深度达到1万多米;“智能完井”技术实现了实时数据的采集;钻探成本从1980年的平均每口井(深度平均在3000米以上)530万美元降到1999年的100-120万美元。目前,世界石油产量中约30%来自海洋石油。

深水勘探技术进步迅速、勘查成果显着。深海油气钻探始于1965年,早期钻探深度大多限于水深600米以内,先后探明了一批具有相当储量规模的油、气田,包括墨西哥湾地区的布理文科尔、莱纳油田,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派因特阿古洛、佩斯卡多油田,巴西坎波斯盆地的科维纳等油田,挪威的特罗尔的大型气田。这些油气田的发现表明深海油气有巨大的资源前景。

80年代中期,深海油气开发几乎集中在200-600米的中深海区,主要是美国的墨西哥湾和加利福尼亚湾(400-450米)。美国在墨西哥湾水深200-400米的海区进行石油开采,Sohio公司的油田每日每桶生产能力的投资为15000美元,每桶的技术开采成本只需5美元,但是需要有不打瞎井、集中开采和快速开采的有利条件来保证。一般情况下,开采一个5000万桶石油的油田,每日每桶生产能力的投资估计达20000-25000美元。在更深的海区(400-600米,甚至800米),投资会更高,北海Conoco公司的油田每日每桶生产能力的投资达30000美元。但是中深海区开发石油的成本和投资随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到80年代末期钻井水深已经突破2300米,海底完井工作水深接近500米。

90年代以来,深海钻探和开采深度进一步扩大,海底完井水深1991年达到752米,1997年达到1614米,1999年巴西在近海安装的采油树已经达到1853米。海底完井工作将很快突破2000米,目前,可用于2500米的半潜式钻井综合平台已经研制成功,这意味着在大部分陆坡上都可以进行油气的勘探开发。据预测,未来20年内将有工作水深4000-5000米的半潜式平台出现。埃克森-美孚公司2000年获得的墨西哥湾深水区块,水深从3000米到8000米。

世界海洋平均深度约为3730米,水深0-200米仅占海洋总面积的7.49%,水深在6000米以上仅占海洋总面积的1.38%,90%以上的水深在200-6000米之间,大量海域面积等待人们开发。海洋勘查开发技术的发展是未来海洋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的关键。

美国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进展迅速,到1997年,水深1625米的门萨油气田开始投产。墨西哥湾水深大于300米的已经投产的油气田30个。

巴西把开发深海石油当作石油开发的重点,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不断刷新世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水深纪录,巴西石油公司利用三维地震技术陆续发现了大批深水油田,其中有4个是可采储量大于1亿吨的巨型油田,可采储量共达13.51亿吨。到2000年底,巴西石油公司在海上有固定大型钻井平台13个,大型浮动钻井平台21个。巴西石油公司在深海石油开发技术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并利用深水开采技术到海外寻找市场。

法国海洋工业的长期目标是发展水深达3000米的海底勘探和生产油气能力,法国各石油公司的海洋石油勘探区分布于13个国家,总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到1995年底,已经投资85亿法郎用于海底石油开采工程,开发深水开采工艺技术,提高油田采收率。法国海洋潜水技术公司的潜水作业占世界深潜作业量的30-50%,其中90%左右是海底矿产资源调查和深海油气层调查。

跨国公司竞争深海盆地,引发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热。安哥拉是世界上最具有勘探前景的热点地区之一。埃克森-美孚公司拥有11个区块的权益。并在1997-1999年期间的初探钻井中获得6个发现,勘探成功率为86%,水深都在1000-1400米之间。据估计,可采储量超过20亿桶油当量,而且该区块还有很大的勘探开发的潜力。2001年壳牌公司计划向安哥拉深水的超深水域石油项目投资数十亿美元。深水项目将成为壳牌勘探和生产的重点之一。雪佛龙-德士古公司在14区块有数个开发项目,安哥拉深水石油资源是雪佛龙-德士古公司的重要增长点。尼日尔爾利亚深水区内,壳牌公司是最大的生产者,大陆石油公司是进行钻探的跨国公司之一,拥有200亿桶石油储量。雪佛龙将获得两个新的有前景的区块。

我国海洋石油开采技术与装备落后,目前只能在内海的部分海域以及南海的浅水区进行。但随着国际上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热潮的不断发展与海洋石油开采技术的进步,我国的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活动,也必然需要顺应这一潮流,从目前的以浅水区为主,而逐步走向深水区,由目前的以近海区为主,而逐步走向中深海区。为适应这一战略转变,这个的石油工业也必须对其勘探和开发装备进行必要的更换。现在尤其迫切需要能适应在大陆架海域活动、水深在2500米以上的中深海域进行作业且机动性能比较优异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测船,在水深100-400米的海区进行作业的石油开采装备。

海底石油的开采过程包括钻生产井、采油气、集中、处理、贮存及输送等环节。海上石油生产与陆地上石油生产所不同的是要求海上油气生产设备体积小、重量轻、高效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布置集中紧凑。一个全海式的生产处理系统包括:油气计量、油气分离稳定、原油和天然气净化处理、轻质油回收、污水处理、注水和注气系统、机械采油、天然气压缩、火炬系统、贮油及外输系统等。

供海上钻生产井和开采油气的工程措施主要有:①人工岛,多用于近岸浅水中,较经济。②固定式采油气平台,其形式有桩式平台(如导管架平台)、拉索塔式平台、重力式平台(钢筋混凝土重力式平台、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合的重力式平台)。③浮式采油气平台:其形式又分:a.可迁移式平台(又称活动式平台),如坐底式平台(也称沉浮式平台)、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和船式平台(即钻井船)。b.不迁移的浮式平台,如张力式平台、铰接式平台。④海底采油装置:采用钻水下井口的办法,将井口安装在海底,开采出的油气用管线直接送往陆上或输入海底集油气设施。

供开采生产的油气集中、处理、转输、贮存和外运的工程设施:①装有集油气、处理、计量以及动力和压缩设备的平台。②贮油设施,包括海上储油池、储油罐和储油船。③海底输油气管线。④油气外运码头,包括单点系泊装置和常规的海上码头(有固定式和浮式两种)。

4.海底多金属资源的勘查、开采和冶炼技术进一步提高

以锰多金属结核为代表的海底固体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取决于勘查、开采和冶炼技术的进步。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这一方面我们人类已经取得显着进展。

现在,一般利用采矿船来开采锰团块。由装有深海电视的采矿机在海底收集锰团块,通过软管抽气像吸尘器一样,把锰团块经软管连续地吸到地面上的采矿船中,每天采矿量可达3000吨。

日本的深海矿产资源开发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已经研制出具有高效率及高可靠性的流体掘式采矿实验系统,进行了锰结核基础性冶炼技术研究、有经济价值和有效率的冶炼技术开发,并将成熟技术封存。

日本的潜水技术是世界一流的,1981年建成的第一艘2000米级潜水器“深水2000号”是多功能大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2000米。1989年又建造了“深水6500”号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6500米,并装有声成像声响系统,即“观测声呐”,可获得三维立体图像。为了观测全球海洋,日本于1993年研制了11000米工作水深的深海无人潜水器,同年研制了智能机器人,可在海底进行各种海洋资源的勘探作业。

英国研究深海锰结核和结壳的生成模式,研究深海锰结核、钴壳、硫化物或金属沉积采矿是英国矿业公司有兴趣的长期战略。英国在政治上和科学上介入这些资源的开发,不但能使深海采矿技术发展保持与世界同步,而且确保英国公司拥有最终开发这些资源的权利。英国深海采矿试验性开采系统由泵吸采矿式、连续链库或无人遥控潜水式组成,日产量可达1万吨。英国对红海多金属软泥的开发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法国法国研制成新型深海多金属采矿系统,可以从6000米的深海底高速采矿,然后按自控程序返回海面。

5.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进展显着,商业开发已经为期不远

几项重要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世界主要国家的研究为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做出巨大贡献:深海钻探计划/大洋钻探计划(DSDP/ODP)调查世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阿拉斯加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项目研究一个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能成因模式、埋藏深度、厚度、区域分布及资源量等,为今后的进一步勘探开发作了大量前期工作;四国联合国际合作项目因深钻和浅层取样的成功,从不同角度研究海洋气水合物组成和成分、产出状况、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国麦肯齐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项目实施钻探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评价原始天然气水合物的性质,评估电缆测井仪器表征水合物的能力,计算了钻井周围1平方公里范围内水合物中天然气储量。

美国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与开发法”,目的是支持更好地认识天然气水合物、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全球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与世界海洋及大气圈间的相互作用的特性等研究项目,以达到两个重要的能源供应目标:第一,为了保证钻透上覆在海底天然水合物的覆盖层所需要的深水油气研发作业的安全;第二,到2015年,通过研究,提高地质认识,在技术上实现对天然气水合物矿床的商业开发,以保证美国的天然气长期供应。

日本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2001年,日本完成了分别在加拿大北部马更些三角洲陆上钻探井和在日本近海水域深水钻探井的分析研究,分析结果使日本受到激励,计划于2002年在已探明的天然气水合物气田进行工业性试验开发,到2010年实现对其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加拿大在胡安-德富卡洋中脊斜坡区的工作引人注目,天然气水合物评价储量为1800亿吨石油当量。在加拿大西北部永久冻土带钻探的麦肯齐河三角洲MallikZL-38井深1150米处取得的37米岩心保留了天然气水合物层序互层的特征。

开采天然气水合物需要有专门的设备,我们对此正予以密切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