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与环境包括哪些
扩展阅读
7种隐性成本是什么 2024-11-10 16:08:07

资源与环境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 2022-01-29 10:41:23

㈠ 为什说环境是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

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环境是相对于某个主体而言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大小、内容等也就不同。

狭义的环境,指如环境问题中的“环境”一词,大部分的环境往往指相对于人类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数。那么自然界所有的资源,也是环境资源。
地球环境需要人类珍惜的资源主要有以下四类:
1) 三大生命要素:空气、水和土壤;
2) 六种自然资源:矿产、森林、淡水、土地、生物物种、化石燃料(石油、煤炭和天然气);
3) 两类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荒野、灌丛等)与水生生态系统(如湿地、湖泊、河流、海洋等);
4) 多样景观资源:如山势、水流、本土动植物种类、自然与文化历史遗迹等。

㈡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属于经济类专业还是属于环境类专业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城市和乡村。环境作为一种资源,它包含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环境的单个要素(如土地、水、空气、动植物、矿产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方式(环境状态),可称其为自然资源属性。二是指与环境污染相对应的环境纳污能力,即“环境自净能力”,可称其为环境资源属性。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的程度也日趋严重,为了研究和解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健康恶化、贫困、信用缺失等,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属于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设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经济学相关课程外,还设有环境生态与自然资源概论、环境资源经济学、环境资源法学、环境资源管理等课程。作为一门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交叉的新型学科,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主要是用经济学的工具来分析环境、资源问题。该专业学生兼有经济学、管理学和环境与资源技术科学的交叉优势,能够运用经济学的方法进行环境资源管理,熟悉并掌握国家环境资源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㈢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什么

农业资源与环境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以及所在环境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益分析、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㈣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目前我国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在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中国生态环境最大的威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4)资源与环境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因此需要根据我国环境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刻不容缓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也就是说,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把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之中,实现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的发展。

㈤ 环境资源类专业包括哪些专业

先简单说一下我个人背景。大学读的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当初填志愿的时候,选择服从调剂,最后录取到的。这个专业主要学的是化学,上了大学你会接触到一大堆化学领域的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土壤农化分析,会在实验室里捣鼓一大堆的玻璃瓶,容量瓶,移液管什么的。专业课主要有植物学,植物生理,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环境监测,土壤学,肥料学,农产品监测还有遥感技术,学的很广泛但是很皮毛,深入不了。毕业一年了,现在好像没几个从事本专业了,沾边的话就是做环评编写员吧,实习的时候有十几个卖肥料去了,毕业后却全都走光了。当然也有同学考了公务员,也算是比较好一点的了,大部分都还在大城市里苟且的活着。相比你提到的其他专业,就从就业角度出发我认为环科,环工是比较有出路的,毕竟让我们去做环评那都是半桶水,肯定不如环境专业出身的,这是事实。去年刚毕业求职的时候,想找一份环保相关的工作,屡次被企业拒之门外,说我不是正宗学环境专业的。

㈥ 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有什么区别

自然资源是可以被消耗的,如煤,石油
环境资源是那些价值来自于其本身的存在的,如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或者适合某种作物种植的气候。

㈦ 资源与环境名词解释

资源环境的产生是由人们自然资源到环境资源对认识的一种深化,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都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因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可供人类利用的表现为各种相互独立的静态物质和能量。而环境资源则是静与动的统一体。

㈧ 简述资源与环境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资源环境管理是指依据国家资源政策,以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扩大再生产、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使用和替代资源的开发为内容的环境管理。例如,流域环境管理就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环境管理。这是因为,可以把一个流域的水环境容量根据发展的公平性原则看成是面对整个流域可以重新进行优化分配的一种“资源”。
同样,污染物总量控制也是一种资源环境管理。这是由于一个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可看成是一种“资源”——可以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的技术优势在该区域内通过排污交易市场进行再分配的“资源”。对总量目标分解的实质就是对这种“资源”的再分配。

1.资源环境管理的性质
资源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体、土地、矿产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涉及整个社会的资源和环保问题的公益性事业,往往是市场作用有缺陷的领域。从经济学角度看,市场通常对私人物品进行较为有效的配置,而公共物品则因为其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及产权缺失特征所致的外部性问题,使得市场在配置这些稀缺的但是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资源方面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比如工厂排放污水而污染了河流,将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农药与化肥污染了农作物与土地等,但这却又很少体现在生产者的成本中。
市场本身不仅不具备保护环境的能力,而且经常是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这决定了资源环境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具体指政府、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通过公共干预可以为资源环境的管理提供制度框架,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干预政策,推进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发展。狭义的环境管理一般指政府运用各种行政管理手段管理环境。因此,资源环境管理具有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性质。
资源环境管理的权威性表现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和政府开展资源环境管理工作,行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权力和职能,政府其他部门要在国土资源部门与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之下履行国家法律所赋予的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环境管理的强制性表现为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实现环境保护目标所采取的强制性对策和措施。例如,关闭“小煤窑”、污染限期治理等,就是根据国家的资源与环保产业政策,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所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此外,资源环境管理过程中,公民个人和环境保护组织能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公众是环境管理的最终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一些在环境保护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公众个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可以起到监督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的作用,促进企业和政府资源环境管理的效果,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公众通过自愿组建各种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来参与资源环境管理工作。参与,是公众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管理”形式。

2、资源环境管理的特点
资源环境管理具有区别于一般行政管理的系统性、区域性、非程序性的特点。
(1)资源环境管理的系统性资源环境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由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性、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应用知识的综合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开展资源环境管理应具有系统观念和大系统管理思想。要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资源环境管理必须从系统规划、综合决策入手,建立地方政府总负责、国土资源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和“区域与行业管理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等级控制管理模式,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极大地调动社会各阶层及政府各部门的环境保护积极性,实施分工合作、综合协调、综合管理,走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道路。
(2)资源环境管理的区域性资源环境管理的区域性是由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资源配置的区域性、科技发展的区域性和产业结构的区域性等特点所决定的。区域环境是各种环境物质流的交流、汇通、融合、转换的场所,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管理,无论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是管理的目标、政策和行动,都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区域上才能发挥作用,都必须关注人类行为对其作用到的区域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所受到的制约。
资源环境管理的区域性特点告诉我们,开展资源环境管理要从国情、区情出发,既要强调区域的统一化管理,又要考虑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防止简单化,不搞“一刀切”。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目标和资源环境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3)资源环境管理的双重属性资源环境管理具有自然和社会的两重性。资源环境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等活动,是一种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社会化协作劳动,是人类与自然的相互结合。由于自然资源系统和生态系统是有机整体,按照其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而发展,因此任何开发利用都必须遵循这一自然规律,否则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和报复。资源环境管理的社会属性,由社会生产关系所决定,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资源环境管理的原则、具体政策、管理方式和内容是有所差异的。
(4)资源环境管理的冲突协同性冲突和协同是资源环境一社会经济系统中同时存在的两种现象,资源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发生冲突的结果。在资源环境管理中,涉及影响资源环境的多种因素,包括技术、市场、战略、文化、制度、组织以及区位条件、宏观经济、政府调控等,而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资源环境的,有人认为是多种因素分别独立地起作用,又有人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
当我们用协同学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观点和方法,把各种因素看作是彼此相互作用的,并且研究它们的作用方式、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等,最终找到决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参量,建立资源环境一社会一经济协同发展的动力模型,这样便有助于揭示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内部机制以及规律性。从而使资源环境管理在环境治理、资源充分循环利用、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在技术、人才、资源等领域互通有无,建立真正合作、高效的发展机制,促进资源环境一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在开展管理研究时,必须兼顾冲突和协同两种客观存在的作用,处理好资源环境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各种关系是资源环境管理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保障。

㈨ 海洋资源与环境包括哪些学习内容

内容介绍《全国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统编教材:海洋资源与环境》内容简介:海洋资源与环境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开发现状、潮汐、风力资源、波浪力资源、盐度梯度、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赤潮、天然气水合物等内容。

㈩ 有关资源与环境的资料

整个社会都在忙碌地制造需求、发展需求和满足需求。这些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吗?它对我们而言,是增加了享受,还是增加了压力?大家都在拼命追求发展,可发展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搭上一列通往死亡的列车,我们是希望它开得快些,还是慢些?

过激的发展是个转化过程,将资源转化为地球环境垃圾,破坏者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