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管理 » 资源河灯节是多少号
扩展阅读
卖钻石微商怎么做 2024-09-21 07:44:47
石油化技术干什么的 2024-09-21 07:22:24

资源河灯节是多少号

发布时间: 2022-01-31 02:47:47

㈠ 河灯节几月几号

农历的7月15放河灯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夜幕下,家家户户把用红纸、蜡烛、木板等材料制作的河灯放入乌苏里江中。江面游动的点点灯光、岸上绚丽多彩的礼花、熊熊燃烧的火,把江畔的赫乡装扮的五彩缤纷、灯火通明,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人们围着火跳起了民族舞蹈——温基尼。尽情抒发着心中美好的祝愿。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河灯节。由“盂兰节”,“中元节”逐渐演变而来,也称“鬼节”。是中国祭奠先人的传统日子。俗话说:“七月半,鬼上岸,放河灯,烧香秉烛祭河神”。就是说这一天。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四两日,是距桂林市 107公里的资源县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河灯歌节。每当节日来临,汉、瑶、苗各族同胞以民风浓烈的传统习俗来纪念他们的祖先。[1]

㈡ 河灯歌节的介绍

河灯歌节是资源县具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中元节”、“鬼节”、“七月半节”。河灯歌节是由资江和浔江两岸的灯节和五排苗寨的歌节嫁接传承而来。随着现代节日经济的大量兴起,资源县河灯歌节挖掘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形的文化价值,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其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它给封闭的山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走在文化传承和人为创造交叉路口的河灯歌节能否突破世俗节日的樊篱,对其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资源县位于广西北大门,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脚下,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带。美丽神奇的山水风光吸引着无数的外来游客,一年一度的七月半民族传统河灯歌节,又是一道令人迷醉的民俗文化大餐。资源县河灯歌节是由资源县五排地区的山歌节与西延地区的河灯节合并而成的。自1995年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主要内容有山歌擂台赛、万盏河灯漂资江、民间歌舞文艺演出、民族特色体育活动、商贸展销等。活动期间,先后有40余位着名艺术家前来献艺。山歌比赛是整个节日的重头戏,节日期间,整个县城成为歌的海洋,河灯漂放则是整个节日的压轴戏,届时人山人海,各式河灯竞相漂放,河面五彩缤纷,有如九天银汉落人间,把节日推向高潮。
相传,放河灯起源于资源县城合浦街。自古以来,资江是沟通湘桂交通的重要水道,合浦街是湘桂往来客商的聚散地。唐宋年间,由于佛教的传播,合浦街传入了“盂兰盆会”的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半举行“盂兰盆会”超度历代宗亲、不幸丧生水中的船夫、排工,并放莲花河灯祭祀祈福。至清代,合浦街商会组织实力雄厚,年年承办河灯节,放河灯组织更加有序,人们通过放河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人们的祝福。现在,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夜,在县城风雨桥河段集中放河灯,把“七月半”河灯节引向高潮。
夜幕降临,县城到处挤满了来自县内外的人群,资江两岸只见密密麻麻的绵延。届时,礼炮雷鸣,烟花飞舞,彻夜通明。伴随着少男少女“古来涛涛资江水,月半歌节放河灯;山歌阵阵表心迹,河灯盏盏祈太平”悠扬婉转的山歌声,资江九龙灯霎时齐明,盏盏河灯次第点亮并漂放,一时,银河仙境坠入资江。千鱼戏水,喜迎嘉宾,百鸟朝凤,莺歌燕舞;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排排,一组组,一列列创意吉祥、制作精美,花样繁多、五颜六色的大小河灯,托着心愿,带着祝福,随江水缓缓前行,伴歌声流光溢彩,这就是神话般的“万盏河灯漂资江”奇观。

㈢ 河灯节几月几号

今年农历七月十五是阳历9月3号,星期四。

㈣ 河灯节的由来

河灯节的来历——鬼耶?佛耶?
在民间传说中,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会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任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过去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传说里这天所有游荡的鬼魂们都期盼能寄身在亲人放的莲花灯里渡过阴暗的河流去投胎,好像通往阳间的路很黑需要灯光照亮才能找到方向,所以放河灯成为了这天最重要的祭祀活动,人们都会在这天放河灯来超度迷途在阴阳界间的亡魂。
在佛教中,则有另一个版本的关于河灯节的传说——“目连救母”: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他用天眼遍观三界六道,看到死去的母亲居然身堕地狱,转生为饿鬼(六道中的“饿鬼道”),腹大如鼓,咽小如针,想吃又吃不下,嘴里冒烟,不得饮食,饿得皮包骨头。目连非常难过,于是前往地狱探视,只见地狱一派凄惨景象:在此服罪的人,一天要经历万次生、万次死;或者是身陷刀山剑树,或者被铁犁耕舌,或者遭汁铜灌口,或者要吞热铁火丸,或者手抱铜柱,身体焦糊。还有牛头每日凌迟,狱卒终朝来拷;镬汤煎煮,痛苦难当.....为了解救母亲,目连施展神通,用钵盛了饭食去喂母亲,母亲一手持钵,一手遮掩不令旁见,悭贪之习依然如故,心量依然太小;上天罚她饭食未等入口,即化为火炭,无法进食。见此惨状,目连悲号泣涕,于是返身求佛救度。
佛祖告诉目连,他母亲的罪孽实在太多,不是他一人就能救度的,必须联合众人的力量,才能有所成效。佛祖还说:“十方众僧一般在七月十五日出来活动,你要救母出厄难,必须在这天准备百味五果,置于盆中,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成就殊胜功德。这样,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难,福乐百年。”
目连听佛陀说后,欢喜奉行,在七月十五日供养众僧以后,其母果然当天就脱离饿鬼之苦,离开地狱,投胎向王城为狗;再经过目接连铺设49天道场后,他的母亲才得以升天。
目连很感激佛陀,四处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这就是佛教“盂兰盆会”或者叫“盂兰盆节”的由来。
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五代十国时以笃信佛法着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宋代以后,三教逐渐融合,佛、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默契,将盂兰盆节改称为“中元节”,俗称“鬼节”。其实,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本意是指“救倒悬”,佛经上说亡者的苦有如倒悬,应尽快解救。
再后来,中元节在有的地方又逐渐演变为“河灯节”,以沿河放河灯,来祭祀无主孤魂和意外死亡者。据说,山东德州的中元河灯场面最为壮观。人们用瓜皮、面碗、纸张制成灯具,并以街巷为单位,制作特大纸船,纸扎目连站在船上,手持九环禅杖。中元之夜,人们把灯具和纸船放入河内,顺流而下,河上顿时灯火通明,摇曳摆动,如同天上点点繁星。胶东沿海地区,由道士乘小船在海中放灯,并奏丝竹乐。放河灯前,摆香案,念佛经,佛师一边念经,一边朝台下撒小馍馍,小孩子蜂拥而上,一抢而光,据说吃了能消灾。

http://www.china-anshun.com/csas/shcs/200710/20071029124552.html

㈤ 河灯歌节的节日起源

歌节起源于五排地区的烟竹村。车田、两水、河口三乡所在地俗称五排地区,是浔水发源地,历来为苗、瑶、汉等多民族杂居地。相传,在宋代,五排最大的苗族家族杨氏祖先就为避兵乱迁居两水乡的烟竹村,垦荒开地,落户安居,子孙渐渐兴旺,同时山歌也在这里扎根。五排山区交通不便,生活贫困,人们往来交通不便。烟竹苗民便于七月半祭祖期间,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对唱山歌,一来纪念祖先,二来感叹生活的艰辛和对未来的憧憬,年轻人则趁机以歌传情,借歌示爱。
随着河灯歌节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河灯歌节”已成为资源县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对资源县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资源县山美、水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和谐优美,河灯歌节为资源的旅游开发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有效地提升了旅游的品位。2004年国家旅游局把资源县河灯节列为“全国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题活动之一,2008年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10年由区文化厅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作为一个文化旅游品牌,它不仅对资源县而且对桂林乃至广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㈥ 河灯节是做什么的是哪里的习俗听说是七月半,那个中国鬼节有什么关系么

河灯节
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夜幕下,家家户户把用红纸、蜡烛、木板等材料制作的河灯放入乌苏里江中。江面游动的点点灯光、岸上绚丽多彩的礼花、熊熊燃烧的火,把江畔的赫乡装扮的五彩缤纷、灯火通明,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人们围着火跳起了民族舞蹈——温基尼。尽情抒发着心中美好的祝愿。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河灯节。由“盂兰节”,“中元节”逐渐演变而来,也称“鬼节”。是中国祭奠先人的传统日子。俗话说:“七月半,鬼上岸,放河灯,烧香秉烛祭河神”。就是说这一天。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四两日,是距桂林市 107公里的资源县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河灯歌节。每当节日来临,汉、瑶、苗各族同胞以民风浓烈的传统习俗来纪念他们的祖先。 节日里,他们举行盛大的集会,各乡的舞狮队、舞龙队、河灯队、艺术表演队都要汇集到城里大显身手。夜暮降临时,人们将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河灯点亮一起放到江中随波而去,以此寄报告寄托对先人的怀念,并祈祷先人对子孙的保佑。放逐河灯,其景十分壮观,五彩缤纷,满江辉煌。赏灯之后,便是彻夜的文艺表演和山歌比赛。次日满街的群众,拥挤在城乡物资交流的集市上。人流、物流、灯流、歌流、将这个小小山城掀得沸腾起来,一派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㈦ 河灯节的传承发展

随着民族文化频繁交流,苗、瑶、汉等民族的风俗民情水乳交融,互相结合,相得益彰,逐淅形成了在县城举行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盛会。自1995年始,资源县委、政府加以引导,进行组织,使民间的传统节日成了资源的旅游品牌,成为庄稼活宣传促销、为资源经济服务的重要媒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盛会期间,各族人民云集县城观光,资江两岸三天三夜,歌声缭绕,整个县城笼入了歌海之中,十四月夜观河灯,领略“万盏河灯漂资江”的人间奇观,更是盛况空前。近两年来,广邀名人前来搭台演出,为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㈧ 河灯的资源县河灯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四两日是广西桂林市资源县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河灯歌节。每当节日来临,汉、瑶、苗各族同胞以民风浓烈的传统习俗来纪念他们的祖先。
节日里,他们举行盛大的集会,各乡的舞狮队、舞龙队、河灯队、艺 术表演队都要汇集到城里大显身手。夜幕降临时,人们将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河灯点亮一起放到江中随波而去,以此寄报告寄托对先人的怀念,并祈祷先人对子孙的保佑。放逐河灯,其景十分壮观,五彩缤纷,满江辉煌。赏灯之后,便是彻夜的文艺表演和山歌比赛。次日满街的群众,拥挤在城乡物资交流的集市上。人流、物流、灯流、歌流、将这个小小山城掀得沸腾起来,一派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境内汉、苗、瑶等民族杂居,民风淳良敦厚,勤劳俭朴,崇礼尚义,和睦相处,交往密切,习俗相近而各具特色,每年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各族民众烧香烛,化纸钱,纪念祖先,心愿相同,方式各异。县城大端口头在中元节之夜,盛行放河灯祭神祭祖,灯式多样,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宝莲赐福、龟鹤延年、龙凤献瑞、麟趾呈祥燃烛其间,随波逐流,满江辉煌,五彩缤纷。观灯人群相互喝彩,共祈祖先保佑,天下升平,国泰民安,赐福消灾,风调雨顺,人旺业兴。外来客商亦争相投放河灯,以图吉祥。五排山区是苗、瑶民聚居地,相传中元节是苗族祖先定居五排之日,为缅怀先祖功德,每年七月半举行歌会,男女老少集会于桥亭、溪畔,互对山歌,歌声悠扬,彼落此起,连续三天三夜,经此怀念祖先,诉说人间世事,抒发男女爱情,赞颂美好生活 。
随着民族文化频繁交流,苗、瑶、汉等民族的风俗民情水乳交融,互相结合,相得益彰,逐淅形成了在县城举行农历“七月半”河灯歌节盛会。自1995年始,资源县委、政府加以引导,进行组织,使民间的传统节日成了资源的旅游品牌,成为庄稼活宣传促销、为资源经济服务的重要媒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盛会期间,各族人民云集县城观光,资江两岸三天三夜,歌声缭绕,整个县城笼入了歌海之中,十四日夜观河灯,领略“万盏河灯漂资江”的人间奇观,更是盛况空前。近两年来,广邀名人前来搭台演出,为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
资源县 七月半”河灯歌节已列为2008年中国百生十大生活游之一。

㈨ 听说吉林市七月一日有河灯节,那天有礼花放吗

礼花一定会放,今天在江边看到工人在布置礼花,放心去吧

㈩ 请问桂林十二县各有什么风俗节日

补充:
还有恭城月柿节
白沙金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