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具五金 » 蝶形拉饵是什么工具
扩展阅读
不灭钻石喊的是什么 2025-04-30 07:14:45
成本费用总账有哪些 2025-04-30 06:40:27
为什么要跨年度计列成本 2025-04-30 06:36:35

蝶形拉饵是什么工具

发布时间: 2023-05-24 07:17:05

1. 拉饵盘上的纸叫什么

拉饵盘上的纸叫吸附纸。其上装有磁铁,用于吸附鱼钩,便于拉饵操作。
拉饵盘,钓鱼辅助工具,主要用于制作拉饵。其上装有磁铁,用于吸附鱼钩,便于拉饵操作。
拉饵盘在现今的台钓运动中的使用也是很讲究的,主要是饵盘上的磁铁粒的制作考究,饵盘的磁条已经不常见,取而代之的是磁粒饵盘,磁粒的磁性更强,分钩效果更为明显。有些磁粒是按一定的方位排列在饵盘上的,有些是没有规则的排列,这种没有规则排列的我称之为乱拉式,比较适合新手使用,只要把双钩往滑配拉饵盘上一搭,就会自动颂者分开。还有一些是在饵盘上边放了个盖,然后把磁粒粘在了盖子的下边,这种的较为美观,使用起来也不容易伤钩,也属于乱拉式的饵盘,可以随意调整分钩的方向,随意拉出野让薯漂亮饵团。

2. 如何制作拉饵盘

我们都知道,拉饵是垂钓的上铒方法之一,它的快捷、松散雾化好受到钓友们的喜爱。我也喜欢拉饵垂 钓。拉饵操作离不开拉念磨饵盘。拉饵盘一般都是固定腔塌在钓箱和钓椅上使用,由它们提供一定的高度方便操作。我垂钓坐的是马扎,不能固定拉饵盘,因此购买了一种可 以插在地上拉饵盘。这种拉饵盘在松软的地上可以使用,在坚硬的地上或石头地上就无用武之地了。使用了一段时间不好用就束之高阁,放储藏室了。

这种样子丑陋不好看的拉饵盘,我已使用多年,最早的一个拉饵盘已破烂不堪。最近又制作了一个。以前没有拍照的意识,这次制作拍了照片介绍给大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 钓鱼拉饵怎么调配

拉饵的调制方法与使用技巧

随着时代迅速发展,钓鱼运动的普及,使得钓鱼技巧也在不断的升华,拉饵技巧也是每个钓鱼人必须学习的,一方面他的速度快,第二方面是状态好,入口性佳,下面就总结了几点拉饵的调配与使用技巧,让想学拉饵的钓友参考。

一、拉饵的调制与使用

1、工具类

量杯,宽底和食盆,毛巾

2、饵料类

商品饵主饵:可根据根据天气,气温,环境的需要自由调配,比如天冷用腥饵,天热用香饵,肥水清淡的饵料,瘦水用味道重点的饵料---等等.我的饵料都是在家事先配好的!方便携带,减轻负重。

拉丝粉:拉丝粉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玩竞技的朋友都知道,一般分为长丝,中丝,短丝!有时候开不同成分的饵料或根据的鱼的大小和鱼情使用不同的拉丝粉!开出来的饵料就会出现不同长度的丝,但是在饵料调制过程中不建议添加大比例的拉丝粉,因为大家不是饵料专家,我建议通过添加不同性质的饵料来调整状态,一般情况下就是大鱼或是生口的鱼一般用长丝开出来的拉饵比较好,小鱼或是滑口鱼用短丝开饵比较好。

状态粉:雪花粉类或寒梅粉类:雪花粉一般是我们最常用的,可以减轻饵料的重量增强雾化效果,寒梅粉正好相反,是减少雾化效果增加粘度能有效避小杂鱼。

二、开饵

1.首先准备好宽底和食盆,如果食盆有水的话先用干毛巾抹干,使盆子里面干燥,然后用量杯量适当的饵料,最好用手轻轻的压一下,这样量出来的饵料更加精准。

2.将量好的饵料倒入干燥的和食盆中,然后取商品饵比例的20%-30%的拉丝粉加入盆中搅匀。

个人最近迷上了小药,一般开饵都要加一点!这个是清香型饵料,加多加少没关系,不会死窝。

比例配好之后,搅拌均匀。

3、根据饵料的吃水量,用量杯取适量的水快速的倒入盆中,一般是1:1的水,为了使饵料能更充分的吸水,稍微多点水效果更好,顺着一个方向快速摇晃,使饵吸水均匀,放置别动.然后等待饵料充分吸水,热天的话一般只需要3-5分钟即可;要是冷天的话时间稍微要长点,最少也要15-20分钟,如果急需用的话可以适当的拍打饵料,能更快的起丝,之后把手弄湿用带水的手将已充分吸水的饵料从盆底轻轻翻起,再放置几分钟,让没有充分吸水的部分能更好的膨胀。

饵料开好以后静置,不要用手去搅动.等待它充分的吸水。

4、拉饵开饵的时候一般加水都比较多,所以饵料会比较稀,这时候就要加状态粉缩水,这个环节比较重要,状态粉能很好的控制饵料的雾化:没有小杂鱼的话可以适当的加雪花粉,能更好的增强雾化效果和降低饵料的比量,起到诱鱼和留鱼的效果,特别是钓大鱼的时候,雾化很重要,还有就是拉饵钓浮的时候,应当加雪花粉让饵料比重更轻,雾化更桥告快,最好搭配翻身快,下沉慢的浮漂使用;小鱼太闹的话可以适当的加寒梅粉,减少雾化,从而能有效的避开小鱼!还有就是拉饵钓底的话,也应当用比重重,附钩力强的饵,一般使用碳脚的硬尾漂比较好用。

5、取出马上要用的一部分轻轻的揉成团,剩下的用湿毛巾盖好,不要揉,然后放阴凉处或钓箱里备用,这样能有效防止饵料反水或变成面筋,还有开拉饵的时候也尽量少量多次,一次开太多的话用的时间长了饵料也会反水或变成面筋大大影响饵料的状态。

三、拉饵使用小技巧

1、想钓好拉饵强磁拉饵盘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咯,很多人对饵料形状要求不高的也可以随便玩玩,就放塑料盆上也能拉,一般的玩拉饵的话强磁敏宏明就可以了.如果想玩刮饵的话就需要超强磁了.现在市面上很多拉饵盘都是双面的,一面是全磁,一面是条磁或磁珠的,一般拉饵条磁和磁珠就可以了,超强全磁的话适用拉拉糊,刮饵,还有就是新手拉饵喜欢用全磁.

2、拉饵手法非常重要,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其实需要很长时间的实践和历练,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熟能生巧,手法上尽量做到拉皮不拉里,这样才能很好的避免子线上和钩柄上过多的障碍饵料,拉出的饵集中在钩尖和膛口处是最好的,基本操作方法是一只手把钩置于拉饵盘上,另一只手再把饵料轻轻的压在钩上,然后朝一个方向向外轻慢的拉动绝闭子线,这样才能使拉出来的饵球基本上成圆形,以便鱼儿吞钩。

3、拉丝饵料的拉出形状:

第一、可以从加水的量上控制,你想拉的小点钓小鱼或滑口鱼的话,饵料就粘点适当的多拍打几下,水的比例稍高点!你想拉的大点,水就少点,还有就是任何时候,拉饵都不能拍打过猛,不可没事就搓揉,很多人都喜欢边钓鱼,边玩拉饵,这个习惯不好,只需要适当的整形,轻放在拉饵盘上就可以了。

第二、可以从拉饵的手法上控制,想拉大饵的话直拉,侧拉的话就比较圆,钓小鱼想拉小饵的话就直拉就可以了!钓拉饵的时候,通过控制子线与饵盘的角度,根据鱼情的需要拉大或是拉小,子线与拉饵盘的角度越小,鱼钩受到饵料本身挤压的阻力就越小,拉出的饵球也就越小;反之,子线与饵团越垂直拉出来的饵球就越大,还有就是每次拉饵后要给饵团整形,随时把拉过的痕迹转到上方轻轻抚平,这样不会过早的破坏饵料的状态,千万不要在饵盆上摔打,导致雾化程度降低或过早变成面筋。

四、拉饵需要注意事项:

1、拉丝粉的量要严格控制,不然影响饵料状态不说,还会有残留不方便鱼进口,还会搞得手上、身上、抹布上像鼻屎一样,到处都是,干了之后更加麻烦,都不好洗。

2、饵团尽量避免太阳直照,因为太阳晒过后,表面会变硬,发黑,影响拉饵,实在无法避免的话可以把手弄湿轻握饵料,把饵团表面打湿。

3、拉饵的基本功很重要,是台钓的基本功,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要养成拉饵的好习惯,拉出来饵料形状不规则,不能将就,可以用手去残留或重新拉一次!不然养成坏习惯容易,想改就难了

4. 拉饵和搓饵是什么意思

搓饵就是比较大众的方法,用手指手吵搓成一个圆形在上到钓钩上。

拉饵是台钓,需要拉饵盘,把钓钩放在拉饵盘上,用钓钩拉出饵,成不规则的形状。

5. 钓鱼拉饵不用商品饵的多种制作方法 及制作过程 回答的好加悬赏

1、“打饵”,“打”是开饵的一种手法,切记“打”不是揉搓、攥捏。是指五指张开,在盆里朝同一个方向打饵,也可以说是搅拌,但不能来

只要饵水能充分融合,七八下也够了。二十下也可以,根据鱼情而定,打的多,雾化、溶散性差,附钩性好。打的少,雾化、融散性好,附钩性差,所以,水深多打,水浅少打,需要诱鱼少打,窝里有鱼后多打。

2、醒饵,加入拉丝粉的饵料,开饵后静置一段时间,多长时间跟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温度越高(夏天),饵料历猛出丝的速度越快,一般3到5分钟就可以,如果是冬天,则要15分钟到半小时,不管什么季节,什么温度,只有有这种丝的密度,丝的形状,就可以了。

一次要把水加足,等吸足水后,放到一边醒饵。等饵醒好后,把它拢成一堆,放在手心,两手挤压出空气成团。

3、“拉丝粉”,拉丝粉本来应该是“小麦蛋白纤维”,它是从小麦蛋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纤维。本身有一定的粘性,有很强的吸水性和亲和力,能溶解于水,混合到一些饵料介质当中后,遇水它会产生一种植物纤维---蛋白分子链,分子链能与饵料中的各种元素结合,并且这些蛋白分子链过多的互相接触后就会形成很粘的网状结构的纤维团,形成拉饵。

(5)蝶形拉饵是什么工具扩展阅读

拉饵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1、手法上“拉皮不拉里”

拉饵手法非常重要,需要一个历练的过程,随着垂钓实践的经验积累方能熟能生巧,明渗手法上的精要之处是要尽量做到“拉皮不拉里”,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子线上和钩柄上过多的残留饵料,拉出的饵秋基本集中在钩尖及钩门处;基本操作方法是一只手把钩置于拉饵盘上,另一只手再把饵料压在钩上,然后朝一个方向向外轻轻拉动子线,这样可以保证拉出的饵球基本上成圆形,以便鱼儿吞钩。

2、饵球塑性遵循“三拉”法则

“直拉大、侧拉圆、平拉小”是许多垂钓大师应对各种复杂鱼情时奉行的饵球塑性的基本法则;拉饵钓中,通过变换子线与饵盘的角度(饵盘和子线构成的夹角,一般应在90度左右),激烂脊使饵团按鱼情需要拉大或拉小;

夹角越小,鱼钩受到饵料本身挤压的阻力就越小,拉出的饵球也就越大;反之,饵球就越小;每次拉饵后要尽量保持饵团的形状,随时把拉过的痕迹转到上方轻轻抚平,不至于过早破坏饵料的状态,导致雾化程度降低。

6. 蝶形弹垫与波形弹垫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有:
1.外形明显不同,蝶弹呈盆形,波弹呈波浪形。
2.作用不同,碟弹承受大刚度,具有变刚度特性。波弹用于载伍敬荷和变慧亏形量都较小的场合前橘神。

7. 秋钓垂钓有什么技巧啊有谁知道吗

秋季,按照气温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不同阶段的垂钓技巧不一样。下面我们就这四个阶段作一下简单介绍:

第一阶段:自立秋开始。由于未过“三伏”,暑气依然逗人。可沿用夏钓方法,如钓荫、钓深,一天之中避开中午钓,可进行夜钓。

第二阶段:一般从处暑开始。这是一年中又一个黄金钓季。这段时间是消册鱼儿摄食的旺季,也是钓友们大显身手的时刻。此时垂钓,除可继续使用夏钓的各种饵料外,还可更多地采用具有秋钓特色的蚱蜢、油葫严及各种青虫和昆虫,用它们钓草鱼、鲇鱼、黑鱼和黄颡等,会获得满意的效果,有时鲤鱼也会对这些活饵感兴趣。在钓法上还是要以钓边为主。如在深水处钓鲢鳙草鱼,应离底钓浮。钓鲤鲫鲇黑鱼,则应钓边钓底。因为岸边草木籽实及昆虫,落入水中都是鱼儿的美食,会吸引鱼儿游向岸边,钓手追着鱼儿靠边下钩,定获车收。

第三阶段:始自寒露前后开始。由于气温继续下降,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温度较高的浅水区和向阳的岸边(这里浮游生物多,也是吸引鱼儿前来的原因)。这正是“秋钓边”的时节,钓手最卜桥晌好使用手竿和短竿,不要顾忌近岸浅水处无鱼。但因水浅钓点又近,所以要注意隐蔽和保持安静,以免惊型锋鱼。

第四阶段:大致始自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已靠近立冬,气温大降,鱼儿游向深水区。这时仍可垂钓,但钓点应选在向阳背风的深水区。一天之中应避开早晚钓中午,从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为最好。鲢鳙已不咬钩,草鱼亦不进食,只有鲫鱼咬钩,偶尔也能钓到鲤鱼,所以这段时间应以钓鲫为主。鱼儿吃食很轻,应采用细线小漂小钩。这时小杂鱼抢食减少,可用蚯蚓、红虫当钓饵,以提高上钩率。

以上便是秋季垂钓技巧介绍,想了解更多垂钓知识,欢迎访问我的网站:行者团

8. 钓鱼都需要什么装备

(一)主要用具
1、钓竿:
台钓的主要对象是鲫鱼。一般活动在1.5米左右深度,靠池边较近的地方,鱼的重量一般在150-300克之间,最大不过500克,因此,钓竿一般选用3.6米-4.5米碳素或玻璃钢中调竿。当然,也需要根据不同水域情况进行选择。用碳素竿一定要注意环境,防止触电。硬调竿比较适合初学台钓者。
2、钓线:
鱼线:台钓钓线由两部分组成。从竿尖到铅皮座的一段叫做主线(或母线),铅皮座以下的叫做子线(或支线)。钓小型鱼线都比较细,因怕小鱼受惊吓所以线要细。台钓的钓线应选用柔软、切水性好的高抗拉强度钓线。专钓鲫鱼的主线直径不超过0.20毫米,子线不超过0.10毫米。这么细的线要是钓到大鱼肯定会跑鱼!但是,“鱼和熊掌不可间得”,所以宁可多钓些小鱼也不愿钓不到鱼!鱼线还分为多种:“陶瓷线”,“尼龙线”……可去鱼具店细细询问,一般根据对象鱼、钓竿和钓线的抗拉强度来选定。
3、鱼钩:
台钓一般钓鲫鱼,不需大钩,且为了摘钩快,采用不带倒刺的鱼钩。目前市场上有专供台钓使用的无倒刺鱼钩出售,可根据所钓鱼的大小选定相应大小的钩。若实在买不到无倒刺钩,也可自行解决,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大小合适的钩,比如海津6号钩,用尖咀钳子顺着钩尖的方向把钩的倒刺往回一夹即可。若出现毛刺,就得劳驾您动手用锉锉一下。
4、鱼漂:
台钓使用的浮漂多是立式浮漂。形状最好是上下尖,中间大的流线型,整体均匀细长者,并且标示颜色要鲜艳醒目,标示段不可过多。一般漂头为实心细杆,粗细和铅笔芯相仿。漂身最好是孔雀羽根或巴尔沙木的,塑料制作的灵敏度不好。浮漂标示杆(漂尖部分)分为实心与空心两种,实心灵敏性高,但稳定性较差,遇有风吹草动,难辨咬钩的真伪。因此有人喜欢用空心细塑管标尾。市场出售的达摩浮漂,常为许多钓者喜欢。鱼漂的浮力有大有小,可以选用几支同一牌子的不同浮力的鱼漂,根据需要更换。
浮漂的选择应根据水深浅、竿长短、鱼大小、视力好坏来确定。水深、风大、鱼竿长,适合用大漂;水浅、风小、鱼竿短宜用小漂。大饵钓大鱼,宜用大漂,反之用小漂。视力好可用小漂,较灵敏,视力差则可选择较粗较大的浮漂。但浮漂与铅坠的配合一定要恰当。
5、铅坠:一般用铅皮为佳,因便于调整轻重。
6、太空豆、插漂轮氏座、返捻环(联结环)、铅皮座。

(二)、辅助用具
1、坐椅与竿架:
竿架与坐椅初期是分离的,现在也有人仍然采用分离的,比较便宜。但更好的是椅架合一的台钓专用坐椅,即比较通用的钓箱。竿架和钓箱合为一体,同时可架两支竿,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2、鱼护:
是由金属框架与锦纶丝网组成,长度应为2米以上,直径30--40厘米。由于鱼护的空间撑开,呈圆筒型,鱼在鱼护中比较安静,避免了对钓点附近鱼的惊扰。长度大,是便于适应各种不同的钓点,岸边距水面的高度。要求鱼护挂在支架上,鱼护口连有一细金属丝,或在鱼护口安上“挡针”,十分便利于顺手将钓上来的鱼磕入护内,节省时间。
3、太阳伞:
用来遮阳和挡雨,既保护身体,又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4、工具盒:
装必要的工具与备用的小渔具,如钩、坠、线、太空豆、联结环、浮漂等等。
5、饵料盒:
装各种干湿饵料。
6、抄网。
7、渔具包、鱼竿袋等。
8、其它:主要是饮食、药物用品携带的袋包等。
除了配齐这些工具外,台湾钓法还明确规定了各种工具的摆放方式、摆放位置、顺序等,采用台钓时都需严格遵守。在垂钓现场,竿架上搁竿应放在垂钓者正前方,饵料盒位于竿架与垂钓者之间。垂钓者右手边依次是工具盒、竿袋,与钓者平行位置。鱼护应设在垂钓者的左前方,手抄网则在正左边。

三、台钓的钓组组合

台钓的钩、坠、漂、线的组合,是台钓能否显示优越性的关键。
1、主线的组合:
主线(即钓线、母线)一般应比钓竿长10-30厘米。先装上一枚"太空豆",接着装上浮漂插座(漂座),再装入一枚太空豆夹注浮漂座。然后再装上一枚太空豆,再把铅皮座装上。再装一枚太空豆,用来固定铅皮座的位置。最后拴上"返捻环"(也叫联结环)。目前还有直接带υ型挂钩的铅皮座,或挂○型圈,或直接与子线相连。
2、脑线的组合:
一般认为脑线直径应为主线的1/2,实质脑线只要比主线略小一号即可。长度约35厘米。两端腊咐散各拴上一个鱼钩。线要从钩的内侧拉出,要简答牢牢拴住。拴好后两钩相距约30厘米。将拴好钩后的脑线对折,形成两钩一上一下,对折处打一个外∞字型结,两钩相差半钩长的距离。
3、与竿尖固定:在竿尖的尼龙线上打个结,在主线的另一端(无铅皮座的一端)将钓线折回8厘米左右,连打两个“∞”字结,形成一个大环,一个小环。把线顺入大环,再套到竿尖的尼龙线上拉紧。解下时拉小环即可。

四、台钓浮漂的调整

(一)台钓漂的构造特点
在台钓漂的构造上,与灵敏度有关的有以下三点:
1、漂头为实心细杆,像铅笔芯一样大小,长度较长;漂身用孔雀羽根或轻木等制作,中间稍粗,两端尖细;漂尖为空心或实心细塑料管,分成若干目(小格),涂上不同的带萤光的颜色。漂的重量分布呈头重尾轻,浮力着力点靠近尖部,离漂头端点的距离长,入水后容易竖立而且稳定。整个漂的外形细长,流线型,外表光滑,重量轻,浮力大,在水中沉浮时受到的阻力小。由于漂尾很细,抗风性能也好。
2、浮漂与钓线的结合是硬连结。先在钓线上穿上1粒太空豆,然后穿上漂座,再穿上1粒太空豆,把漂座夹在中间,垂钓时漂头细杆就插在漂座上,钓线的动静可以迅速地传递到漂上。除了下限的太空豆因起竿的动作过于粗猛时可能向下移动外,上限的太空豆一般不会变动。因此垂钓过程中不需要经常对浮漂的位置进行校正,而且也保证了浮漂反应的灵敏。
3、漂尾很细,直径一般只有0.5~1.0毫米,一目的长度一般是7~13毫米,以平均直径0.7毫米、长度为10毫米计算,一目产生的浮力为3.9克(本身的重量由整个漂体承担省略不计),这是在鱼钩接地很轻的情况下,鱼咬钩时拉沉一目所需的力量(假定钩、坠、线受到的阻力不算),这个力量是很微小的,与棒形的漂或漂尾粗的风漂比较,当然就比较灵敏。

(二)台钓漂的选用
浮漂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 按标示竿可分为硬尾漂和软尾漂; 按材质又分为孔雀羽、巴尔沙木、化学合成等。
选择浮漂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选择。 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平钓池塘,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夏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长漂身的软尾漂。因为这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好,摄饵时信号比较稳,同时小杂鱼也比较多,长漂身的软尾浮漂可以过滤掉小杂鱼的拱食信号,反映到浮漂的信号多为鲫鱼摄食信号,浮漂下钝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鱼率较高。如果选择短漂身的浮漂,因其灵敏度较高,所以就不能过滤小杂鱼拱食的信号,这时浮漂多反映为左右晃动或者上下跳动,信号杂乱无章,提竿中鱼率很低。再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养殖塘(按斤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冬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因为此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小,摄食动作幅度不大,小杂鱼因季节原因也不会强食鱼饵,短漂身的浮漂灵敏度较高,可以反映出鱼摄食时的微弱信号,而软尾漂的稳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时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是明智的选择。
总之选择浮漂时应记住短漂身的灵敏度高,长漂身的稳定性好,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根据实际垂钓情况选择出适合自己垂钓的浮漂。

(三)台钓浮漂的调整
1、正常情况下的调漂
台钓在正常情况下,对浮漂的调整通常是调四目钓二目。
调整浮漂,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将浮漂座捋近铅片座,使鱼钩至浮漂标示杆的长度,小于水的深度。然后,在空钩的状态下,在铅皮座上增加或减少铅片,使漂露出水面四目(自漂尖端起4个小格)。这时,鱼钩和铅皮座都悬浮在水的中间,而不是沉在水底,故称“悬坠钓法”。
在开始调整时,要在铅片座上多卷些铅片。投入钓点水中后,若浮漂完全沉入水中,说明铅片过重,可用剪刀把铅片剪去一点再试,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钩坠的位置悬在水中,就算符合标准了。
第二步,在调好四目的基础上,两只钩子都挂上饵,投到钓点,并将主线全部压入水中。这时浮漂就会慢悠悠地全部沉没在水里。然后将浮漂上捋,直至露出水面二目,并且双钩沉底。调整浮漂的工作就算全部完成,可以开始垂钩了。鱼若吸饵,则浮漂的标示杆全部沉没于水中。对于高质量的浮漂,如果鱼饵在水中溶解掉二分之一,则浮漂会在水中上升一目,倘若鱼饵已全部溶于水中,则浮漂应是四目浮于水面,表示此时饵已溶化,变成空钩子浮悬于半水,就应及时换饵了。
正常情况下为什么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调三目钓一目或者调五目钓三目行不行呀?回答是可以的,下面一节也将证明这三种调法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多用调四目钓二目呢?因为如调五目、六目的话,快要到尽头了,再要调灵的话就没有多少余地了,而且垂钓时漂尾露出水面太高了,受风的影响就会大一些;如果调三目,钓的目数范围就小了,只能钓一目,要调灵的话只能再调半目了。
为什么钓二目呢?这个"二"字是由调四目这个"四"字决定的,因为两目产生的浮力与双钩的两小团饵料的重量(扣除本身产生的浮力)大致差不多,调四目钓二目,钩、饵接地轻,保证了适中的灵敏度。
2、特殊情况下的调漂
实践证明,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是最基本的调法。但是随着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的变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调四目钓二目的效果就不一定很理想,而需要再加调整。例如,气压低、水质不好、鱼过饱或胃口不好、觅食行动缓慢轻微,往往鱼饵被吃光了,浮漂可能还没有明显的反应,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更灵敏一点。
反之,如果天气好、水情好、鱼的胃口很好,或者小鱼多,抢着找着吃的,而浮漂反应又很灵敏,甚至鱼游动对水产生的冲击都会使鱼饵移动,鱼还没咬钩,浮漂就有反应,以致起竿总钓不到鱼,这就需要把浮漂调得迟钝一点。
调的目数多少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钓的目数多少也可以使浮漂反应灵敏或迟钝。这样,除了调四目钓二目这个基准外,就可能出现四种不同的调法:1、调灵钓灵;2、调灵钓钝;3、调钝钓灵;4、调钝钓钝。
从形式上和理论上讲,这几种调法是存在的,但从实际效果和作用上去探讨,有的调法没有实际应用的意义,强求照搬照套就会使操作复杂化,成了无效劳动。现在以调四目钓二目作基准,分析如下:
(1)调灵钓灵
增加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一目,这样,浮漂反应就灵一些。
(2)调钝钓钝
减少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三目,这样,浮漂反应就会迟钝一些。
(3)调灵钓钝
增加调的目数,增加钓的目数。例如,调五目钓三目,一个灵,一个钝,数量相同,相互抵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高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如果盲目地把调四目改为调五目钓三目,那就会成了多此一举的无效劳动。其实为了取得这个效果,根本就不需要改变铅坠的重量,也就是不需要改变调的目数,只要把太空豆、浮漂往上捋一目,为调四目钓三目就行了,完全不需要自找麻烦。
(4)调钝钓灵
与调灵钓钝刚好相反,减少调的目数,减少钓的目数。例如,调三目钓一目。一个钝,一个灵,效果相消,与调四目钓二目比较,除了漂尾露出水面短一点外,效果是一样的。这样调在垂钓还没有开始时是可以的,但从调四目钓二目改为调三目钓一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
3、结论和应用
(1)用台湾钓法进行塘钓,为了提高效果,必须讲究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因此要求选好漂,更要调好漂。讲究灵敏度,不是说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越灵越好。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大体有灵、中、钝三个范畴。但是,中的范畴是正常情况下适用,是主要的、大量采用的;灵和钝的范畴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只有在鱼情、水情、天气等不正常的情况下,才需要调得更灵一点或钝一点。调四目钓二目与调三目钓一目或调五目钓三目灵敏度是一样的,属中的范畴,在一般情况下灵敏度是适中的,但是比较起来,调四目钓二目优越性更多一些,所以用这个调法的人也多。
(2)怎样调才灵?怎样调才钝?要记住两点:一是调的目数越多,越灵敏;越少越迟钝。二是钓的目数越多,越迟钝;越少越灵敏。
调的目数增加或减少与钓的目数增加或减少是相消相成的。调、钓都是灵的话,浮漂反应就更灵;调、钓都是钝的话,浮漂反应就更钝。如果一个灵,一个钝,效果就会互相抵消,以致效果低甚至没有效果,在垂钓中一般不应采用。
(3)实际上如何应用呢?一般地讲,到达钓场以后,应先按正常情况采用调四目钓二目的方法进行调漂。垂钓过程中遇到问题,再根据鱼情、水情、天气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需要再调整的话,先不要改变调的目数(即不改变铅坠重量),而是上下移动浮漂的位置,增加或减少钓的目数。倘若这样调还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动大一点的"手术"的话,那就只好增减铅坠的重量、改变调的目数,再加上调整钓的目数。调灵钓灵、调钝钓钝就属于这种情况。
说得具体一点,垂钓中发现浮漂反应迟钝,影响上鱼时,把浮漂下捋一点,把原来钓二目改为钓一目或半目。如果还不够灵,再去掉一点铅皮,增加调的目数,使其成为调灵钓灵。反之,如果感到浮漂过于灵敏,需要迟钝一点,可以把浮漂往上捋一点,把原来的钓二目改为钓二目半或三目,如果还不够迟钝,再在铅坠上做文章,增加重量,使其成为调钝钓钝。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钓者都喜欢在家中水桶里用自来水调试浮漂,这样做虽然方便,但调试好的漂拿到钓场应用,常出现不准确的情况,结果是"闭门造车",出而不能合辙。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不同的池塘垂钓,水的清浑、酸碱度不同,水的比重也有差异,高灵敏度的漂坠匹配,对此是有所区别的。所以,调试浮漂,最好在垂钓的现场进行,才能保证调试精确无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9. 拉饵和搓饵的制作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搓饵和拉饵在制作上有最明显的一点不同:搓饵可以用手来揉饵团以增加粘度,而拉饵只能用手在外部按饵团,不能揉搓饵团。同时,拉饵所含的雪花粉、拉丝兄信粉的比例要多一些。
拉饵:用于钓快鱼(比如打比赛)以及老塘滑口鱼,在鱼口很微弱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拉饵。但如果小杂鱼很多,大鱼少的情况下,不适于毕袜用拉饵。
搓饵:如上所述,大鱼密度低,小杂鱼闹窝,则改用搓饵效果要好一些。羡数轮
从整体效果上看,在养鱼池拉饵还是要略胜一筹,但拉饵效果的好坏,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好拉饵的状态,要做到拉大拉小随心所欲,拉饵到水里的状态自然、飘逸,这样才能随机应变。

拉饵的制作,入门非常简单,目前的商品饵只要按比例开饵,一般都可以制作出拉饵,但要经过长时间实践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10. 钓鱼中,什么是拉饵什么是搓饵

缓蔽启拉饵
利用饵中含有小麦蛋白并春形成一定的纤维束这-特性,把钩放在饵盘上,用饵团压住钩,持线的手轻轻把钩拉出即能挂上饵。

拉饵所拉出的饵球大小、溶解速度快慢,是否能达到钓目标鱼的要求,主要靠拉饵的质量和调制方法。
搓饵
必须用手先把调好的饵搓成球,再把钩子埋入饵球中并通过拇指、食指、中指三指的配合搓动,把钩子封在饵球内,饵球外表不下缝隙。搓饵是竞技钓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法娴熟的钓手,能搓出多种的饵团比如球形、水滴形、三角形、圆柱形等等,而扰如且根据需要,饵团大到弹球、小到米粒均能随意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