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习写毛笔字要准备什么工具
学习写毛笔字要准备毛笔、盒装墨汁、砚台(或碟子)、羊毛毡、宣纸、字帖等工具。
2. 想学习书法,书法入门所需要的工具有哪些呢
操作方法
01、字帖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楷书)石门颂(隶书)集王羲之圣教序(行书)初学者可以按这个顺序练习练笔锋,认识汉字的演变,寻找自己喜欢的字体
04、墨汁 一得阁的墨汁比较好,好的墨汁有一股墨香味,并且爬墨能力很好
05、毛毡 用于垫在纸下面,既可以防止墨浸到桌子上,弄脏桌面,又可以保护纸张
06、笔洗 用于沾水,也是用来洗笔的
07、砚 用于研墨,盛放墨汁,但是现在因为研磨麻烦,通常直接用墨汁,不用墨条研墨
08、笔搁 用于搁笔,防止笔到处滚
3. 硬笔书法需要的工具 硬笔书法需要什么工具
1、铅笔:适合儿童和初学者,有助于表现笔画粗细,练出笔锋。
2、中性笔:价廉易取,容易控制,0.7和1.0的笔芯适合书法学习。
3、钢笔:最能表现笔画的顿挫和书写的节奏。但钢笔的出水量比普通笔大,因此需选择有一定厚度的纸张进行练习。学硬笔书法局虚皮用钢笔是最好的,但是作为初学者来说,也要备一只铅誉型笔,桐差因为铅笔写错了可以涂改,但是钢笔不可以。
4、字帖:选择一本适合自己的字帖,如笔画字帖、古代楷书、行书大家的作品。
5、临摹纸:练字初期可以选择田字格、米字格纸,方便熟悉字的结构。一段时间之后,再换成普通方格纸或书法作品纸。
4. 我想练毛笔书法啊。要准备什么东西啊
要准备书法文具,指的就是:笔、墨、纸、砚、裁纸刀、镇纸、水碗。
1、笔
1.1、毛笔标准 尖、齐、圆、健;
合格的毛笔有四项标准:“尖”、“齐”、“圆”、“健”,合称为笔的四德。
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掌虚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松,否则手指和腕部就会僵直、紧张,不利于运笔。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尽量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否则,就会导致笔管歪斜,笔锋不正,笔画易成偏锋病笔。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
5. 练书法需要哪些工具
需要的工具有:毛笔(较大的和较小的各一支,笔锋要尖);墨汁(一得阁墨汁和中华牌墨汁都可以,当然自己研墨也行);砚台一个;毡子(小块的就可以了)一块;宣纸数张(或者毛边纸,平时练习即使用旧报纸也可以);笔洗一个;最好再备碟子一个。
方法:由大字练起,开始时候可以选用每个字10cm*10cm大小,练一段时间的大字以后,再练小字2cm*2cm左右;最后在练中字。
推荐字帖:学习书法一定要从临帖开始,从楷书开始最好(如果你想速成的话除外)。唐朝的楷书比较兴盛,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都可以选用。另外我推荐的是魏碑,现存的魏碑都是楷书,比之唐楷,魏碑更加雄浑,朴素,还融有汉隶的笔法。从魏碑临起,或许将来更有助于驱除书法中的俗气(仅个人观点),推荐字帖《张猛龙碑》,这个是很适合初学的,但是又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我最喜欢的魏碑之一。另外《郑文公碑》等也比较好。
PS:学过楷书以后要练习隶书,小篆,行草,草书等。路程比较漫长。如果你想要速成或者同时学习了国画,需要提款,也可以跳过楷书,直接学行楷亦无不可
6. 初学书法需要些什么工具还要注意些什么
初学书法之前当然要准备好笔墨纸砚,也要不随便买,如果是初学者的话,一般这样准备就足够了。
一、笔:开始用狼毫羊毫的兼容(兼毫),不要选太大的,小拇指大的就可以了。
二、墨水:墨水用一得阁的就可以了,一定要兑水,否则滞笔而且对笔业不好。
三、纸:毛边纸就可以了,用于练习,类似宣纸,价格便宜,如果有条件可以买薄薄的宣纸不过价钱贵一点。
四、砚台:砚台用小碟子就可以了,刚开始不需要太讲究,不需要买太专业的,而且每次写完洗起来很方便。
五、书法三宝: 书法三宝中的投影临摹桌对初学者临摹帮助很大。
六、字帖:学书法先要学楷书,这个是基础,你练习颜真卿的,欧阳询的都可以,只要是楷书就行,学习书法绝不能心急,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开始,不能说是喜欢行书,就从行书练起,这对初学者没有好处。
学习书法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初学者来说,明瞭识器、入形、取势、得体、立意等几个原则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分析入戏下:
识器。就是通过临帖,体会笔、墨、纸三者相互生发的关系。可以选择明代以前的名家墨迹作为范本,配以狼毫或兼毫笔、手工毛边纸等性能相近的工具材料,进行基础训练。下文所及,均循此而入。
入形。就是体会原帖的点画形态、用笔方法、结体规律等基本特征。古人学书讲究摹、临、读相结合的循序渐进,摹帖易得位置,临帖易得笔势,读帖可得神情气质。其中,“摹帖”是入形的最佳方式,类似于今天的描红。可以选择硫酸纸等透明度好的纸,覆盖在原帖上,用红笔双钩字形,然后再去填墨临写。重在总结规律,守常知变。
取势。就是通过笔顺的衔接,点画的连缀,体会气脉贯通、“形由势生”的道理。古人常以物象生动来论说笔势,如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等,意在以汉字为基础,通过动态的书写,传递某种生命意志。以力为核心,“猛兽鸷鸟,神采各异”的翰墨之道,亦由此而生。这一点,贵在自证自悟,若得名师指点更好。
得体。就是要了解、把握各种书体相对独立的技法与审美特征。学书总要从具体的书体开始,篆书的宛而通、隶书的端居之舞、楷书的居静制动、行书的云行水流、草书的放逸生奇等审美差异,就成为技法学习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参照。具体学习时,选择各种书体中最具典范意义的碑帖,并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才能立稳脚跟。
立意。就是要把握以“他神”铸“我神”,因性练才的原则。临某家某帖时,先要对其人其书有所了解,知其取法、立意所在,以涵养性情,感发志气。切不可只求形似,无动于衷。进而,选择与自己性情相近的书家作品,有针对性地学习,以明心见性,铸我神气。沉浸日久,自家面貌也就不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