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刮痧需要什么工具可以刮哪些部位
刮痧板,刮痧油就够了。另外如果你想刮好,就应该清楚穴位的位置,买张穴位图,基本上穴位都可以刮的,但是要注意力度,不要太用劲,刮是刮痧板应保持45的角度为好。希望能帮到你。
Ⅱ 刮沙都可以用哪些工具人体都有哪几个部位适合刮沙
刮痧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刮痧禁忌证: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在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出痧”会损害皮肤吗?红红的皮肤何时能恢复正常?“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刮痧的工具有很多,使用哪一种最好呢?如同刮痧法一样,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Ⅲ 刮痧需要什么工具可以刮哪些部位
刮痧作用于肌表,经常刮痧可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刮痧可用的工具较多,如瓷勺、铜钱、硬币、刮痧板等都能用于刮痧。适合刮痧的部位有头部、颈部、胸部、腹部、背部、四肢等。
Ⅳ 面部刮痧的使用工具
常见刮痧工具:
1、苎麻、麻线、棉纱线团;
2、铜钱、银圆;
3、瓷碗、瓷调羹、木梳背;
4、小蚌壳;
5、檀香木、沉木香刮板、牛角板等等。另外,还有水、油、润肤剂等辅助材料。
面部刮痧专用工具:
鱼形刮痧板
根据人体面部生理结构设计的面部专用刮痧板。长约12厘米,最宽约3.5厘米,最厚约0.3厘米。牛角精制而成,外型似鱼,符合人体面部的骨骼结构,便于刮拭及疏通经络。鱼形刮痧板常用两只,左右手各一只配合使用。面部刮痧是以鼻梁为中线,用好轻松刮痧板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从上到下,由内向外,先刮前额部,再刮两颧,最后刮下颌部。因为面部有六条经络通过,穴位密布,通过刮拭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刮痧时用力要轻,以不出痧为度,可一天数次,经常刮拭。刮后面部会有热烘烘的感觉,这是气血运行的正常反应。面部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暗疮、色斑、皱纹、黑眼圈等,用面部刮痧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面部刮痧不仅能改善面部血管的微循环,同时对眼、鼻、口腔、面部也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Ⅳ 家里简单的刮痧工具
在家里刮痧,可以使用黄牛角刮痧板、铜钱、银圆等工具。
在刮痧前准备一碗清水,将瓷勺等工具在清水中蘸湿以作润滑,然后在身体各部位轻刮。刮痧的顺序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不过一般罩颤在头颈部及背部刮过就够啦。
刮痧是常见的中医疗法,平常在家也可以自己自行刮痧。刮痧疗法可使用的工具很多,苎麻、麻线、棉纱线团;铜钱、银圆;瓷含链碗、瓷调羹、木梳背;小蚌壳;檀香木、沉木香刮板、小水牛角板等等。另外,还有水、油、润肤剂等辅助材料。
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谈闷孙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其施治部位,并用温水洗净局部。用边缘光滑的汤匙蘸上麻油,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单向重复地刮。
刮痧顺序一般是由上而下,或由身体中间刮向两侧,或每次都由内向外,不得来回刮动。每次每处大约需刮20下左右,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即止。
Ⅵ 磁疗刮痧板主要用在哪些地方
刮痧板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刮痧,具体哪个部位使用多,完全取决于个人习惯。女性通常喜欢做面部刮痧,而中老年人往往腰酸背痛,则背部刮痧较多。刮痧板的选择首先是材质的选择,从刮痧板的材质上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铁板,勺子,瓷器,玉石,水牛角,黄牛角等等。这些大部分都是平常百姓家的用品,来源相当简单,只要手边有什么操起什么刮。像出现得最早的刮痧工具则是铜钱,一般都是在上面沾水便刮起来。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对刮痧板的质量要求也自然越来越高,其中最常见的公认的质量不错的是砭石和水牛角,水牛角在中药上本就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效果,其他如玉石什么的应该会更好,但一来价格比较昂贵、二来易碎。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Ⅶ 刮痧需要的器材,刮痧的具体操作步骤(刮痧部位、具体如何操作、结果)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薯档拆。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数枣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蠢氏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 从而起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