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具五金 » 古代提油工具是用什么做的
扩展阅读
公司业务成本怎么算 2025-02-05 21:38:51

古代提油工具是用什么做的

发布时间: 2023-07-26 00:56:18

‘壹’ 古代火炬做的时候是用汽油还是食用油

古代没有汽油,一般也不用昂贵的食用油做火炬。
中国古代的火炬,多用芦苇、麻杆、蒿草,或含树脂的木材、拧成束的稻草、绳子等作成,捆扎成“把”,所以俗称“火把”。作用是夜间行路用以照明。由于它们不能长时间燃烧,使用时一般不让它有火焰,必要时,晃动几下就会燃起明火。
比较讲究的,是在木棍的一端绑上纤维类物质,蘸上桐油、梓油(乌桕树籽榨取的油,树籽外层白色部分是古代蜡烛的原料)、牛油。少数地方有露天的石油原油,古代称为“火油”,也被用作火炬。火油经提炼的“猛火油”是古代战争的武器之一。
古文称火炬为“苣”。《说文解字》:苣,束苇烧。从艸,巨声。俗字作炬。

‘贰’ 古代的油灯用的是什么油,是怎么产生的

中国古代的油灯用的是动物油脂和植物油。

煤油是西方发明的,在清以前,古代中国是没有煤油的,一般来讲,油灯上的油多采用动物油脂和植物油。动物油可从动物身上取下,在锅里熬制即可。植物油可用树杆做榨取。

古代灯油的材料一般是有许多缺点的动物油脂,这是平民百姓也可以用的,而且不贵。灯油依靠燃烧液体脂肪发光。由三部分组成:承油容器、油和导油的捻子(灯芯)。

容器一般为金属或陶瓷等耐热材料制作,形状很多,最简单的是用一个小钵加上油和捻子制成的灯盏。地中海地区传统使用橄榄油、中亚使用酥油、中国传统使用豆油等。

捻子类似蜡烛的芯,为多孔的纤维质地,通过毛细作用吸油,本身则燃烧得很慢。中国传统有用禾本目灯心草科的植物灯心草干燥的茎髓做捻子的。

(2)古代提油工具是用什么做的扩展阅读:

中国油灯和中国的技术文明以及造型艺术息息相关,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审美的时尚。为了消烟除尘,汉代的青铜灯加装了导烟管;为了节省燃料,宋代发明了夹瓷盏;为了防止老鼠偷吃油,元代设计了内藏式灯;为了方便实用,明清时利用力学原理制造了台壁两用灯。

在国外,早于 9 世纪的巴格达已有使用煤油灯的记载,近代的煤油灯则在 1853 年由一名波兰发明家 Ignacy Lukasiewicz 发明。清朝末期煤油灯被引入中国。

美观的灯具,煤油灯先进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和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使它一下子吸引住了中国人的眼球。特别是有些外国的石油公司,把煤油灯作为销售自己石油产品的敲门砖,推向中国的老百姓。他们给中国人提供免费的煤油灯具,甚至免费供应一部分燃油,让人们试用。

‘叁’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发明炼油的

中国人民发现和使用石油的时间为世界最早。“石油炼制”,起源于中国,北魏时所着的《水经注》,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12~518年,书中介绍了从石油中提炼润滑油的情况。最早钻油的也是中国人,最早的油井是4世纪或者更早出现的。中国人使用固定在竹竿一端的钻头钻井,其深度可达约一千米。石油用于烧制盐,公元10世纪使用竹竿做的管道连接油井,石油在北宋年间被沈括正式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