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的农具有哪些(附图)
古代的农具有:耒耜、犁、锄、石斧和耧(lóu)车:
1、耒耜(lěi sì)
最原始农具是木质的耒耜。耒是最古老的挖土工具,它是从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在尖木棍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使之容易入土,这便是单尖耒。后来衍生出双尖耒,提高了挖土的功效。
Ⅱ 农民在耕地的时候都用到了哪些器具
按照过去传统的使用工具,一般有牛拉的用于翻地的铁犁、用于碎泥土、平整田地的耙;用来挑运秧苗的秧架子;除草用的杵头、锄头;开沟阻缺用的铁锹;灌溉用的水车、治虫用的喷雾器、运送人与动物粪便的簸箕、粪瓢和粪桶;捞河泥用的泥夹子;收割用的镰刀、脱粒用的木制谷桶、甩耙、人力踩动的脱粒机、柴油机带动的脱粒机;运送谷物的稻箩、扁担、独轮车、板车;平整场地的石磙;叉秸秆、耙秸秆用的叉子、耙子;翻晒和收拢谷物用的木扦、木耙;筛选谷物的风车、扬谷扦;用来存放谷物的围席;还有农民来遮阳挡雨的草帽、斗笠、蓑衣。
Ⅲ 历代农耕用具,
(耒耜)传说最古老的工具,大约在炎帝时期。(翻土农具)
(镢) 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似镐的刨土工具)
(铜铲)商代(青铜器。铲土除草用的农具)
(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脚踏耕具)
(犁耕)汉代。(翻土农具)
(都匀犁)春秋战国。(翻土农具)
(镪犁)又写作“枪犁”或“戗犁”,时间不详,产自山西。(翻土农具)
(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翻土农具)
(耦犁)西汉。(二牛三人一组耕地)
(鐴土 铁铧)秦汉时期。(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
(犁錧) 战国时期。(翻土农具)
(犁镵) 周朝。(翻土农具)
(竹莜)也叫“竹爬” 出现于西汉。(翻土农具)
(铚)战国。(翻土农具)
(镰)周朝。(除草工具)
(疀)没有出土文物,大约时间在春秋战国。()
(劐子)战国。(翻土农具)
(耨)秦代。(锄草的农具)
(锄)西周时代。(翻土农具)
(耰)先秦。(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
(耰钼)先秦。(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 锄把)
(镫锄)元代有记载,具体出现时间不详。(翻土农具)
(桔槔)春秋时期。(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
(渠疏)汉代。(灌溉)
(椟栌)秦,汉代较为普遍。(翻土农具)
(翻车)东汉。(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
(水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农业灌溉工具)
(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农业灌溉工具)
(浙碓)大约元代。(翻土农具)
(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进于明。(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
(孔明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农业灌溉工具)
(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改进。(排水灌溉的机械)
(锸)汉朝。(掘土的工具)
(铁锹)战国出现铁,锨于西汉。(耕地,铲土的农具)
(三脚耧)战国时期就已有一脚耧车,西汉出现三脚耧。(播种机的一种)
(六爪犁)汉朝文献有记载,隋朝把“六爪犁” 注释成 “楎”。()
(耙)北魏。(翻地农具)
(连枷)战国、秦汉时代。(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
(簸飏)最早大约于战国,最晚大约于汉朝。(簸萁)
(杵臼)西周。(臼 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
(石磨)汉代以后才称为磨,汉前称“硙”。(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
(踏碓)发明于西汉。(去秕、脱壳的粮食加工用具)
(风车)汉代。(机械灌溉)
(飏扇)大约源于西汉。(扬谷器,扬除糠秕的一种风力机械)
(耩)北魏有记载。(用耧播种或施肥)
(窍瓠)北魏。(播种农具)
(耘杷)元代《农器图谱》记载。(翻地农具)
(耘荡)元代。(水田中除草松泥的农具)
(耘爪)元代。(除草和松土用)
(秧马)北宋。(插秧和拔秧的工具)
(长镵)唐已出现。(踏田农具)
(踏犁)唐代。(翻土农具)
(犁刀)“犁头”战国已经出现。(翻土农具)
(蹚头)考古挖掘,出土最早的蹚头是北宋时期。(疏松两侧的土壤,清除两侧的杂草)
(推镰)也叫“青铜耨”,春秋战国时期。(翻土农具)
(麦钐)元代。(割麦刀)
(麦绰)元代。(收麦工具)
(麦笼)元代。(收麦工具)
(水碓)魏末晋初时期。(灌溉)
(水碾)魏晋南北朝。(靠水力推动的碾子)
(船磨)元朝。(捣米器具) (碓机) 西汉末年。(捣米器具)
(跖铧)元朝有记载。(翻土农具)
Ⅳ 传统农具有哪些
担、耒耜、耧车、磨、砻。
1、担
担子,用扁担挑的一挑东西。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担筐主要在山区或运输量较小时使用,车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区,其运载量较大。
2、耒耜
耒耜 (lěi sì) 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 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 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
耒耜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 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 然后翻出。
3、耧车
耧(lóu)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旧时中国农具名。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4、磨
一种粉碎粮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质或其他材质的传统器具,通常是采用反复碾压、挤压摩擦来使颗粒状的物品变成粉末状。是电器化出现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
5、砻
砻,壮族敲击体鸣乐器。壮族称榔。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流域的天等、平果、田阳等地。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竹、泥制成的。
Ⅳ 建国初期农民耕地或田间劳作主要用到哪些工具
建国初期农民耕地或田间劳作主要用到的工具有:锄头、锹、耙子、犁、扫帚。
锄头,在河南一带又被称为“铩虎铲”,是一种我国传统的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收获、挖穴、作垄、耕垦、盖土、筑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业皆可使用,属于万用农具,是农人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使用时以两手握柄,做回转冲击运动。其构造、形状、重量等,依地方依土质而异。
分类
锄头分为板锄、薅锄、条锄三种。
板锄
板锄
宽20cm至30cm左右,高比宽略长。主要用于大面积的浅度挖掘。比如土地的松土翻种。
薅锄
月牙薅锄
刀身宽大而锋利,有的略有弧度,呈月牙形。有的没有弧度,刃口平直。其高度小于宽度。较板锄略轻、略薄,有铁柄,用于与长木柄的衔接。 主要用于地表的铲掘工作。比如铲除地面的杂草,收拢地面散乱的谷物或沙土等。
Ⅵ 我国常见的传统农具有哪些
回答1、犁:犁是我国常见传统的耕地农具,一般由坚硬的木头制作雕刻。2、耙子:耙子是我国常见的碎土、平整土地的一种传统农具。3、扁担:扁担是我国常见的用来挑东西的传统农具,一般由竹木制作。4、锹:锹是我国常用的耕地、铲土的传统农具,它的手柄多半是木质的,头部是铁质的。5、锄:锄是我国常见的传统农具,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必备的工具。6、手推车:手推车是农家短途运输工具,由车架、车把手、车轮等构成。
一、犁
犁是我国常见传统的耕地农具,在春秋时代就有人用牛拉犁耕田,一般是用坚硬的木头制作雕刻而成的,犁前方的勾子是用来和牛进行连接的,下方的金属是用来犁田的,后方则是用来控制方向的。犁有大犁和小犁,人们普遍用大犁去翻耕旱土,用小犁去耕烂泥。
二、耙子
耙子是我国常见的碎土、平整土地的一种传统农具,面对牛到不了的且不平整的土地时,可以用耙子将土地整理平整,也可以整理作物。耙子是由耙体、柄头和手柄构成的,手柄一般是木质的,大多是长方形双排顺齿的。
三、扁担
扁担是我国常见的用来挑东西的传统农具,扁担一般是由竹木制作的,外形呈一字状。个别的扁担两边微微上翘,整体外形像月牙,比起一字型的扁担更省力气,但是月牙型的扁担使用对技巧的要求比较高,技巧不对时就容易翻转。
四、锹
锹是我国常用的耕地、铲土的传统农具,也被人们叫做铁锹,主要在我国的河北省滦南县生产,产量能达到全国的80%,全世界的70%。它的手柄多半是木质的,头部是铁质的,有尖头铁锹和方头铁锹两种。
五、锄
锄是我国常见的传统农具,分为薅锄、挖锄、镐和羊角锄,其中薅锄可以用来松土,挖锄可以山丘地区挖土。几千年前我国就已经使用挖锄了,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必备的工具,可以挖土、造林、兴修水利。
六、手推车
手推车是我国常见的农家短途运输工具,也被叫做土车子,由车架、车把手、和大小车轮等部分构成。在使用时,双手要抓好车把手,车的平衡依靠人的把控。手推车的车轮一般是木质的,很容易受到磨损,使用时劳动强度比较大。
Ⅶ 古代人用什么工具耕田,
材质的变化:石、骨、木——青铜——铁;动力的变化:人力——畜力——自然力;种类的变化:单一性——多样性;
生产工具演变主要由 石器——>木器——>青铜器——>铁器-------到现在的机器大生产
1.风车。吹去稻谷麦类粮食的草屑瘪粒等杂质的工具。上方朝一边的出口的出杂质,下方的朝下的出口的出粮食。
2.石磨。石制的磨干粉、水糊的工具。下盘固定,上盘旋转,上盘的圆洞添原料,下盘的周围出干粉、水糊。
3.木犁。耕地的农具。用畜力、人力或机器等牵引。因主部件为木材,故称木犁或土犁,以别于后来铁制的双铧犁等。
4.耙。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5.蓑衣和连枷。蓑衣用竹叶或草、棕编成的雨披。连枷是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6.纺车。手摇或脚踏的有轮子的纺纱或纺线工具。此图是手摇的。
7.草鞋器。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用的工具。
8. 轧籽机。轧出棉花籽的工具。
9. 碓。舂米的工具。用脚连续踏动木杠后端,前端石头一起一落,舂砸下面石臼中的米粮(使谷成米或使米成粉)。此图是简单的碓。只是一个石臼,外加一根杵或木槌。
10.水车。利用带刮板的链带(条)或系汲筒的水轮,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一种提水工具。通常由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或电力带动旋转。有龙骨水车、风力水车、管链水车等。此图是龙骨水车的车槽、刮板部分。龙骨水车一种由车槽、刮板、木链、木齿轮等组成的水车。公元168-189年逐渐应用,流传至今。用人力、畜力或风力带动,能连续提水,提水高度一般为1~2米。
11.箪和笼。箪是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白居易《观刈麦》诗“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笼是用竹片编成的盛物的器具。
12.油篓和木桶。油篓是盛东西的器具,用竹或荆条等编成。木桶是盛东西的器具,多为圆形,大多有提梁。
13.石臼和舂米杵。石臼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长,两头粗中间把手处较细,每个重约三公斤。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压米粉的动作叫舂。是黎族人特有的一种劳动方式。
14.打谷板。打谷子用的农具。
15.畚箕。用柳条、蒲草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也可作簸箕用。盛粮食等上下颠动,扬去糠粃尘土等物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