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脑思维需要"工具"吗
在近代一些字典或一些文章上,常常看到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或“文字是思维的工具”的说法。例如,1982年出版的《新华词典》对“思维”一词的解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认识的理性阶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人借助于语言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实的能动过程。它既能动地反映存在,也能动地反作用存在,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这句话中所指的“思维”、“工具”、“客观事物”三者的关系,是否应当作如下理解:思维好比一个编制渔网的过程,网梭(语言)就是编制渔网的工具。丝线(客观事物)就是被编织的对象, 如果说不用“思维工具(语言)”就不能思维,那么没有学会语言的一岁以下的幼儿会不会思维?聋哑人没有学会语言会不会思维?如果幼儿不会思维,怎能将人物与声音关联起来?那就永远也学不会语言了。如果哑巴不会思维,他怎能与社会的正常人打交道,怎能通过对别人的察颜观色和手势等动作来理解别人的意思?按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说法,还可以导出“语言不同,思维就会不同”的观点。那么,世界上的人类,有几种语言就有几种思维了。如果你学会了两种以上语言,你会有两种以上思维吗? 定义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的理由是“人借助于语言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际上,是人用语言或文字将大脑的抽象思维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这种过程和结果,也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还需要经过别人的实践证明或思维判断来区别之,所以,它也是思维的一种对象,而不是思维的工具。工具是不具有“对、错”性质的。 一些人按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的观点,导出“文字是思维的工具”,由此又推出“使用不同的文字的人们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对于这种观点的对、错,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件事来判断:将四个同样的钓鱼竿分别交给四个钓鱼老手,但他们一个是英国人、一个会中国人、一个是法国人和一个是俄国人,让他们到河里去钓鱼,当他们都发现鱼钩是直的时,看他们是否就立即抛线钓鱼?如果都没立即抛线,那就说明他们的思维是相同的,与语言和文字没有关系。 事实上,人们的思维,是直接将客观事物进行加工的,思维与思维对象(客观事物)之间,既没有过度“桥梁”,也不需要“辅助工具”。例如,张三对李四说:“我明日早晨就去北京”。首先浮现在他们头脑的东西是“北京”这个地方,而不是“北京”这两个文字的形状或声音。北京,是一个客观事物,是大脑记忆的一个对象;文字或声音,也是大脑记忆的一种对象,从眼上或耳上得到的对象再通过大脑的思维将它与“北京”这一实际地点关连起来,作为实物“北京”的一种“符号”。作为实物符号,可以有无数种,但它只起到帮助记忆的作用,决不能起到帮助思维的作用。不应将思维与记忆混为一谈。 一些人按照“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思维”的观点推理,认为说拉丁语的人们的思维能力强,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和文字先进的缘故,所以要让汉字拉丁化,进而让汉语向着拉丁语方向退化;又有一些人认为汉语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汉字也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文字,所以,汉语、汉字使中国人变得更善于思维,更聪明。如果改变了汉字,就会导致中国人的思维能力下降,所以反对将汉字作任何改进。 应当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它是以声音的形式表达的,供耳朵听的,它的通道是“嘴----耳----脑”;文字也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它是以图符的形式表达的,供眼睛看的,它的通道是“手-----眼------脑”。人的五项感觉器官,感知的自然客观事物,是思维加工的对象,直接进入大脑进行思维加工;而文字或语言材料是经过大脑加工过的事物的“映像”,是思维的产物,也可以当作思维再加工的对象,而不是加工工具。 人类的思维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是天生就有的,所有的人的思维基本过程和规律都是一样的,所以,全世界的人类的喜、怒、哀、乐的引发因子和感受、表情是相同的,就如肠胃的消化过程和规律一样似的。五官送到大脑来的东西,不管是原始自然物的反映信号,还是别人头脑加工过的信号,都是大脑的思维对象,并没有思维对象和思维工具之分,大脑本身也不需要利用思维工具来帮助思维。把思维的产物当作思维的工具的观点,是语言、文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错误观点。它会导致出现一系列的错误观点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