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代最早出现的三种船是什么
一、浮具
浮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水上工具。浮具所使用的物料包括倒下的树干、脱落的树枝,以及随处可见的竹竿和芦苇。树干、竹竿、芦苇等本身浮力小,需要束捆起来使用;而葫芦则具有体轻、浮力大、防水性强的优点。
古人一般将三、四个葫芦串接起来,缚在腰间,入水后人半沉半浮,利用手脚划水前进,古代称这种浮具为腰舟。
二、木板船
早期的木板船是比较简单的,而且还保留着独木舟的某些痕迹。1979年上海市川沙县出土的唐代木船,其船底就是由三根独木舟前后连接而成,中间挖空成槽,两侧再加舷板,先弯成弧形,再将它钉在船底上。
这条古船虽然在不同部位保留着独木舟的特点,但显然已经是独木与板材复合组装的木板船。
B. 早期的水路交通工具是怎样的
长期与自然界的抗争不断增添了人们的智慧,自然现象的反复出现也给人以一定的启迪。古人终于认识到某些物体具有浮性,自然漂浮物成为人们创造舟船工具的最早诱因。
从独木舟到木板船是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在此基础上,此后的各种弘舸巨舰、楼船方舟也陆续产生。
我国古人对单根竹木浮力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由于单根竹木浮在水中易滚动而且面积窄小,运载力有限,于是,古人就将数根并扎,以利于平稳漂浮和运载量的增加,这样可载物又可载人。
古人创制的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子,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物体。筏子,古时也称为“桴”、“泭”,或“箄”。
继编木为筏之后,《周易·系辞》中说“刳木为舟”。“刳”是割开、挖空的意思,“舟”是指古代船舶的直系祖先独木舟。
有了舟,人们尚不能在水中随意行驶,还必须有推动独木舟行进的工具。《周易·系辞》中说“剡木为楫”,即是指古人制桨的方法,“剡”的意思是削。削木头做成桨,以推进舟的行驶。人们才可较随意地在水面上活动。
独木舟具体出现的时代尚不能断定。
1977年在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一柄用整木“剡”成的木桨,表明至迟在大约7000年前,我国已开始使用独木舟。同时也说明,我国发明和使用舟船的历史较之车马出现的时代要早数千年之久。
我国古代独木舟的形制,大致有3种:一种头尾均呈方形,不起翘,接近平底;一种呈头尖尾方形,舟头起翘;一种头尾均呈尖形,两头起翘。
独木舟的优点就在于一个“独”字,舟身浑然一体,严整无缝,不易漏水,不会松散,而且制作工艺简单,所以沿用的历史很长。直至今日,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独木舟还被用作渡河工具。
筏子与独木舟的相继出现,是人类开拓水域交通迈出的第一步。有了它们,人类的活动范围便从陆地扩大到水上,人类从此可以跨江渡河,大大缩短了地域上的阻隔。
在独木舟的基础上,人们开始直接用木板造船,创制出新型的船,这就是木板船。早期的木板船是由一块底板和两块侧板组成的最简单的“三板船”。全船仅由3块板构成,底板两端经火烘烤向上翘起,两侧舷板合入底板,然后用铁钉连接,板缝用刨出的竹纤维堵塞,最后涂以油漆。
舟船的出现原本是人类为了满足载货、运输和生产的需要,但在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时期,舟船和马车一样,也成为了战争的主要工具。
战舰是从民用船只发展起来的,但由于战舰既要装备进攻武器,又要防御敌舰攻击,所以其结构和性能均比民用船只要优越得多。因此可以说,战舰是当时造船技术水平的最高体现。秦汉时期的船只类型多,规模大,而且行船的动力系统、系泊设施基本完备。从文献记载看,当时水军的战舰种类繁多,有“艅艎”、“三翼”、“突冒”、“戈船”等。
“艅艎”又称“余皇”,船头装饰鹢首,专供国君乘坐,因此又称“王舟”。战时则作为指挥旗舰。“三翼”指大翼、中翼、小翼,即3种同类型轻捷战舰的合称。“突冒”是一种冲突敌阵的小型战船。“戈船”是一种船上安有戈矛的战船。
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五代,我国船舶制造有两个方面值得提出来,一是沙船的出现;二是设置水密舱。沙船是我国古代四大航海船型之一。它是在古代平底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船型。据专家考证,沙船始造于唐代的崇明岛,首尾俱方,又增强了抗纵摇的阻力。成为唐宋元明清各代内河、近海、远洋船舶中的主要船型之一。
将船舱用隔舱板隔成数间,并予以密封,这种被隔开的舱称为“水密舱”。
水密舱的出现也是我国对世界造船技术的一大贡献。世界其他国家直至18世纪末,才吸收了我国这一先进技术,开始在船上设置水密舱。
宋元时期的造船较之前代又有改进,更为完善。海船在中部两舷侧悬置竹梱,称“竹橐”。其作用是消浪和减缓船只左右摇摆,以增强航行的稳定性。同时它也是吃水限度的标志。
大船都有大小两个主舵,舵可升降,根据水的深浅交替使用。这种平衡舵的舵面呈扁阔状,以增大舵面面积,提高舵控制航向的能力。而且又因一部分舵面积分布在舵柱的前方,可以缩短舵压力中心对舵轴的距离,减少转舵力矩,操纵更加灵便。
宋元时已开始使用仪器导航。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导航标志,以指示船舶安全进港。
明代是我国造船史上的第三次高峰,最能反映明代造船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当属郑和所乘坐的宝船。大型宝船长约150米,宽约60米。
据推测,郑和每次出洋的船舶数量当在100艘以上,其中大型宝船在40多艘至60艘之间,另外还有马船、粮船、坐船、战船等大小辅助船只。
明代造船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船舶的种类也很多。有运输船、海船、战船等。如此种类众多的船舶,其船型除沙船和福船船型以外,还有广船与鸟船船型。
C. 古代水上交通工具有哪些
一、独木舟
是一种用单根树干挖成的小舟,需要借助桨驱动。独木舟的优点在于由一根树干制成,制作简单,不易有漏水,散架的风险。它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一。
二、楼船
楼船,中国古代战船,因船高首宽,外观似楼,而得名。因其船大楼高,远攻近战皆合宜,故为古代水战之主力。
三、筏
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筏,具有取材容易,制造简单,稳性好,装载面积大,能穿过急流浅滩等优点。
四、乌篷船
乌篷船,是江南地区的独特水上交通工具,因竹篾篷被漆涂成黑色而得名。船身狭小,船篷低矮。船板上辅以草席,可坐可卧,但因船篷低矮和船身狭小,故乘客不方便直立,否则有失去平衡而翻覆的危险。
五、羊皮筏子
古代劳动人民“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用。唐代以前,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不再是缝合而成,故改名为“浑脱”。
浑做“全”解,脱即剥皮。人们最初是用单个的革囊或浑脱泅渡,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载重量,而将若干个浑脱相拼,上架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即“皮筏”。
D. 浮囊的意思是什么
古代渡水时常用的气囊工具被称为浮囊,它主要由动物的皮囊制成,通过吹气使其充满空气,然后绑在人的腋下,利用其浮力帮助人们渡过水面。这种工具最早出现在唐代,据唐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卷三记载,浮囊是利用气囊的轻浮之力来渡海。
在宋代,浮囊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司马光在其着作《潜虚》中提到,城堤上的浮囊必须保持完好,以确保安全。此外,《三才图会》中也有关于浮囊的详细描述,指出浮囊是由羊皮制成,先将羊皮吹满气,再系紧空囊,绑在腋下,以减轻重量,利用浮力帮助人渡水。
浮囊作为一种古老的救生工具,不仅在渡海时发挥作用,还被用于城堤的维护和修复。它利用动物皮囊的特性,通过吹气使其充满空气,从而产生浮力,帮助人们或物体在水中漂浮。这种工具在古代的航海和救援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体现了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
浮囊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其功能却十分强大。制作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动物皮,如羊皮,然后将其吹气至饱满,再用绳子或布条将其系紧,确保气囊不会漏气。最后,将气囊绑在人的腋下,利用其浮力帮助人渡过水面。这种工具不仅在渡海时发挥作用,还被用于城堤的维护和修复。
浮囊的使用不仅限于个人渡水,还可以用于救援和紧急情况。例如,在古代的海上救援行动中,浮囊常被用来救起落水的人,或在城堤遭受洪水侵袭时,用浮囊帮助搬运物资或人员。这种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古代人民在水中的安全性和生存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