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哪些制作黄酒的教程可以分享
黄酒,又称为米酒,是一种以稻米、黍米或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蒸煮、糖化和发酵等工艺制成的传统酿造酒。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和醇厚的口感,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之一。下面将分享一个基本的黄酒制作教程:
黄酒制作教程
准备材料
糯米或黄米:5公斤
酒曲:适量(根据实际需要购买)
清水:适量
清洁的发酵容器
工具准备
蒸锅
发酵缸或陶瓷坛子
纱布或过滤网
清洁的搅拌棒
制作步骤
清洗米粒:将糯米或黄米清洗干净,去除杂质,然后浸泡在清水中,一般需要浸泡8-12小时,使米粒充分吸水膨胀。
蒸煮:将浸泡好的米粒放入蒸锅中,上蒸大约30分钟至米粒熟透。蒸煮的目的是使米粒中的淀粉糊化,便于后续的糖化和发酵。
冷却:将蒸熟的米粒摊放在干净的大盆或竹席上,自然冷却至室温。确保米粒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杀死添加的酵母。
撒曲:将酒曲均匀撒在冷却后的米粒上,用清洁的搅拌棒轻轻拌匀,使每一粒米都能接触到酒曲。
发酵:将拌有酒曲的米粒转移到发酵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水量大约是米的1.5倍),然后用纱布或盖子盖上。发酵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5-30℃)和湿度,避免杂菌污染。
密封:发酵开始后,米粒会逐渐下沉,产生的气泡会上升,这时可以再次搅拌一下,然后密封容器,保留一个小的出气口。
观察和品尝:发酵过程中要定期观察米酒的变化,通常会有气泡产生,发酵液逐渐变得清澈,有甜味和酒香。可以尝一点判断是否达到理想的甜度和酒精度。
过滤:当发酵结束后,米酒会变得较为清澈,此时可以用纱布或过滤网将米渣和酒液分离,得到的液体就是黄酒。
熟成:将过滤后的黄酒装入瓶中,密封保存,放置在阴凉处进行熟成。熟成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喜好来定,一般几个月到一年不等。
享用:熟成后的黄酒即可饮用,可以直接喝,也可以用来做菜,增加菜肴的风味。
注意事项
卫生: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保持工具和容器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杂菌的污染。
温度: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很关键,过低的温度会延长发酵时间,过高则可能导致发酵失败。
密封:发酵和熟成阶段要保证容器的良好密封,防止氧气进入影响酒的品质。
制作黄酒是一个耐心和细心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随着实践的增多,你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配方和工艺,制作出自己独特风味的黄酒。
② 自家种的稻米里掺和着大小不一的沙子,不知哪来的,吃饭都不能好好吃,请问有谁知道怎么过滤出沙子有什
洗米煮饭时,把沙子挑出来。或找一个网筛子,筛一下就行。用簸箕筛一下也可以。
③ 古代用来酿酒的设备叫什么
酒垆 秦汉以来,由于政治上的统一,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酿酒业的兴旺提供了物质基础。
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一幅汉代的画像石有一幅庖厨图,图中的一部分为酿酒情形的描绘,把当时酿酒的全过程都表现出来了。一人跪着正在捣碎曲块,旁边有一口陶缸应为曲末的浸泡,一人正在加柴烧饭,一人正在劈柴,一人在甑旁拨弄着米饭,一人负责曲汁过滤到米饭中去,并把发酵醪拌匀的操作。有两人负责酒的过滤,还有一人拿着勺子,大概是要把酒液装入酒瓶。下面是发酵用的大酒缸,都安放在酒垆之中。大概有一人偷喝了酒,被人发现后,正在挨揍。酒的过滤大概是用绢袋,并用手挤干。过滤后的酒放入小口瓶,进一步陈酿。
东汉时期酿酒工艺路线是:
酒曲块 酿酒原料
↓ ↓
捣碎 蒸熟
↓ ↓
浸曲 冷却
↓ ↓
过滤曲汁———→入大口缸发酵(酒垆)
↓
过滤
↓
入小口酒瓶
这一酿酒工艺路线,可以说是汉代及其以前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酿酒的主要操作法。
新汉王莽当权,恢复西汉时期酒的专卖,为此,制定了详细的酿酒原料的配比,即一酿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出酒率220%,这个比例与现在的也很接近。从中也可看出,酒曲的用量很大(占酿酒用米的50%),这说明酒曲的糖化发酵力不高。
东汉末期,曹操发现家乡已故县令的家酿法(九酝春酒法)新颖独特,所酿的酒醇厚无比。将此方献给汉献帝。这个方法是酿酒史上,甚至可以说是发酵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补料发酵法。这种方法,现代称为"喂饭法"。在发酵工程上归为"补料发酵法"(Feed-batchfermentation)。补料发酵法后来成为我国黄酒酿造的最主要的加料方法。《齐民要术》
"九酝春酒法"就是在一个发酵周期中,原料不是一次性都加入进去,而是分为九次投入。该法先浸曲,第一次加一石米,以后每隔三天加入一石米,其加九次。曹操自称用此法酿成的酒质量很好。故向当时的皇帝推荐此法。
补料法除了上述的"递减补料法"外,还有"递增补料法"。如"法酒第六十七"国的"米酒法",第一次加料3斗三升,第二次加六斗六升,第三次加一石三斗二升,第四投加料二石六斗四升。最重要者应是根据曲热强盛决定加料量。
汉代开始采用喂饭法,从酒曲的功能来看,说明酒曲的质量提高了。这可能与当时普遍使用块曲有关。块曲中根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比散曲中的相对要多。由于这两类微生物可在发酵液中繁殖,因此,曲的用量没有必要太多,只需逐级扩大培养就行了。喂饭法的方法故在本质上来说也具有逐级扩大培养的功能。
北魏时期的贾思勰写下了不朽名着,这是一部农业技术专着,作为农副业产品之一的酒的生产技术占有一定的篇幅。其中有八例制曲法,四十余例酿酒法。所收录的实际上是汉代以来各地区(以北方为主)的酿酒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酿酒技术总结。酿酒技术路线与前面所总结的汉代酿酒路线大致相同。但是更为可贵的是总结了许多酿酒技术的原理,这些原理在现代仍然起着指导意义。
1、用曲的方法
用酒曲酿酒是我国的特色,古人如何用曲值得研究。曲是糖化发酵剂,在古代,将其看作发酵的引物。在古时,酿酒的关键步骤之一就是先将酒曲制成这种引物,酒曲的使用是否得当往往决定酿酒的成败。因为古代的酒曲都是天然接种微生物的,极易污染杂菌。
古代用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先将酒曲泡在水中,待酒曲发动后(即待曲中的酶制剂都溶解出来并活化后),过滤曲汁,再投入米饭开始发酵,这称之为浸曲法;另一种是酒曲捣碎成细粉后,直接与米饭混合,这不妨称之为“曲末拌饭法”。浸曲法可能比曲末拌饭法更为古老。浸曲法大概是从蘖(谷芽)浸泡糖化发酵转变而来的。浸曲法在汉代甚至在北魏时期都是最常用的用曲方法,这可从广泛使用浸曲法得出这一结论。
古代懂得浸曲之水应根据不同的季节而应分别处理。冬季酿酒取来的水可以直接浸曲;春天后,气温较高,水不干净,需将水煮沸,沸水也不能直接浸曲,需冷却后才能浸曲(沸水会将曲中的微生物烫死,酶也会失活)。
浸曲,也有讲究,应根据季节,水温确定浸曲时间。以保证浸曲的效果。
2、酸浆的使用
酿酒酵母菌喜欢在较酸的环境中生长,其生长最适pH值最好在4.2-5.0之间。有些微生物如细菌则在中性的pH环境下较易生长。在较低的pH环境下会受到抑制。米饭加水后,其pH往往不在4.2-5.0的范围内。为克服这一矛盾,古人除了选择酿酒时间多在温度较低的冬季进行之外,还采用了即大胆,又明智的“以酸治酸”的策略:酸浆法。本来酿酒所忌讳的就是酒变酸了。但是古人巧妙地利用先酸化后酿酒的策略,使酒醪中的酸性环境有利于的益的酵母菌生长,不利于腐败菌(细菌)的生长,反而可以抑制酒的酸败。
3、固态及半固态发酵法
我国黄酒酿造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发酵醪液中固体物质的浓度较高。与国外的葡萄酒发酵,啤酒发酵相比,这一特点就更加明显。啤酒也是采用谷物作原料,其糖化醪中麦芽与水之比为1:4.3左右。威士忌的糖化醪则为1:5左右。
如淳注:"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黍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尊"。一斗米出酒一斗,可见酿酒时原料米在发酵醪液中的浓度肯定是很高的。
新汉王莽时期规定的酿酒米曲酒之间的比例为2:1:6.6。这一比例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发酵醪中的固体物质浓度也大大高于啤酒的发酵醪。
酿酒法的发酵醪液的固体物浓度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浓度极高的如:米酎酒和米酒。固体物质与水之比为1:0.7-0.8,居中的是1:1左右的。最稀的则是夏鸡鸣酒,约为1:3。这种酒发酵时间不到24小时,晚间下酿,次日早晨出售,是比较淡泊的。但不管如何,绝大多数酒比啤酒要浓。
5、温度的控制
古人与现代人在温度这个物理量上无非是表达方式的不同,确切地说古人不是用数值表示,而是用人的体温或沸水的温度做为参照,来大致确定酿造时应控制在什么温度的范围内。我国人民在酿酒过程中已掌握了各关键环节的温度控制要点,这就是浸曲时温度的控制;摊饭时温度的控制;维持适当的发酵温度。
6、酿酒的后道处理技术
到北魏时期,酿酒的后道处理技术仍然是比较简单的。从东汉的画像石上的"庖厨图上可看出,酒的过滤是采用绢袋自然过滤后再加上用手挤压。
但如何"押"则不甚清楚。如在"粳米法酒"中是这样做的:"令清者,以盆盖,密泥封之,经七日,便极清澄,接取清者,然后押之"。首先是任酒液自然澄清,取上清酒液后,下面的酒糟则用押的方法进一步取其酒液。在古汉字中,"押"通"压",应是用重物从上往下压。才能把酒糟压干。可能会使用压板和某种过滤介质作为配合,把酒糟压下去,稍清的酒液又显示出来。不知当时是否有专用的木质压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