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历史类书籍值得推荐
如下这些,都是不错的历史类书籍:
1. 钱穆:《国史大纲》
2. 吕思勉:《中国通史》
3. 傅乐成:《中国通史》
4.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5. (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
6. (日)宫崎市定:《宫崎市定中国史》
7.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8.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9.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
10. (美)韩森:《开放的帝国》(可一并参阅卫三畏:《中国总论》)
Ⅱ 工具书都有哪些
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检索性工具书和参考性工具书。
Ⅲ 工具书有哪些
工具书按内容分有综合性的、专科性的;按文种分有中文的,外文的;按编辑体例与功用分有辞书、类书、政书、网络全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地图、名录等。辞书。是以汇集和解说词语为目的的工具书,包括字典和词(辞)典。
1、类书。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着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查检、征引、校勘或辑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
2、政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专书,是历史着作的一个门类——典章制度专史。由于它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故一般也将它作为工具书的一个类型。
3、网络全书。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文比科学知识,收集各种专门名词、术语,按词典形式编排,解说详细的大型参考工具书,起着知识总汇的作用。
4、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并按年度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包括年刊、年报等。
5、手册。是汇集某一万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以供读者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它通常是简明扼要地概述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基本公式、图表、数据、规章、条例等,其实用性较强。
6、书目。也称“目录”,即图书目录,是揭示与记录一批相关文献的工具,它着录文献的基本特征,并以一定的次序(主要是分类)编排而成。
7、索引。也称通检、引得、备检等,它是把一种或多种书刊中的具体内容,如字、词、句、人名、地名、篇名、书名、主题等进行摘录编排,注明出处,以便查阅的工具书。
拓展资料
工具书是专供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它系统汇集某方面的资料,按特定方法加以编排,以供需要时查考使用。
根据工具书的基本性质和使用功能,可以划分为检索性工具书和参考性工具书(美国工具书专家盖茨称其为控制-检索型工具书和资料型工具书,Information:control and access,Sources of information)。另外还可以根据语种、学科内容、规模大小等标准进行划分。
资料来源:网络:工具书
Ⅳ 中国历史书籍有哪些
有《春秋》、《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左传》等。
1、《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2、《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4、《三国志》
《三国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着,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魏、蜀、吴纪传体国别史,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官修的王沈《魏书》、私撰的鱼豢《魏略》、官修的韦昭《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
蜀国无史官一职,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
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
5、《左传》
《春秋左氏传》(Zuo’s Commentary),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时又名《春秋左氏》、《春秋内传》,汉代以后才多称《左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着。
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史书
Ⅳ 历史入门书籍有哪些
如果是想要了解民国早期历史的话,我推荐的最好的入门书籍应该是陶菊隐的《武夫当国》。
结果……
研究生毕业时查档案……
除了个别字和语序不一样……
这一段就是档案里的原话。
战争结束后的总结报告还是调研报告我忘了。
当时在查档室里,觉得自己的脸好肿……
Ⅵ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
辞书。是以汇集和解说词语为目的的工具书,包括字典和词(辞)典。
类书。类书是辑录古籍中片断资料、整篇或整部着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以供查检、征引、校勘或辑佚古典文献的工具书。
政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情况的专书,是历史着作的一个门类——典章制度专史。由于它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故一般也将它作为工具书的一个类型。
网络全书。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文比科学知识,收集各种专门名词、术语,按词典形式编排,解说详细的大型参考工具书,起着知识总汇的作用。
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度重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并按年度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包括年刊、年报等。
手册。是汇集某一万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或专业知识,以供读者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它通常是简明扼要地概述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一些基本公式、图表、数据、规章、条例等,其实用性较强。
书目。也称“目录”,即图书目录,是揭示与记录一批相关文献的工具,它着录文献的基本特征,并以一定的次序(主要是分类)编排而成。
表谱。是将种种复杂的事物用简明的编年或表格等形式表现出来以供读者查检的工具书。其特点是眉目清楚,容易查检,信息密集,可以代替许多文字说明。通常用于查检时间、历史事件、人物资料等。
图录。也称图谱。是以图像表示事物形象的工具书。有历史图谱(如《中国历史参考图谱》)、文物图录(如《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艺术图录(如《中国雕塑史图录》)、人物肖像画(如《历代古人像赞》)等。图录形象、直观地再现重要历史事件的图画、实物照片、人物肖像及珍贵历史文献图片,为加深对历史的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
地图。是将地表事物和现象标绘在图纸上的缩影。可分为普通地图、历史地图和专业地图。
名录。是为查找人物、组织机构或其他对象的概况,并以字顺、年代或分类顺序排列有关资料的工具书。
Ⅶ 研究明代历史文化需要哪些工具书
先额外推两本《明代文化研究》《中国明代史》 第一,通史专着不谈,关于明史的断代史专着推荐以下几种: 《明史》(2册)汤纲,南炳文 着(上海人民出版社) 《明史新编》傅衣凌 主编 杨国桢、陈支平着(人民出版社);现在新版改名为《中国历史 明史》 《晚明史》(2册)樊树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第二,关于南明史的资料与论着,有以下几种: 《南明史》(14册) 钱海岳 (中华书局) 《南明史略》 谢国桢 (上海人民), 此书未见新印。 《南明史:1644-1662》 (美)司徒琳 (上海书店) 《南明史》 顾诚 (中国青年出版社) 第三,关于清朝前期的史料暂不谈,说一下有关论着: 最着名的是孟森先生的《满洲开国史讲义》。 比较早的专着有周远廉的《清朝开国史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清朝兴起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两部着作。 最近看到一本《清代前史》,没有阅读过。 第四,关于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几种介绍如下: 1、《明实录》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据抄本校勘,共计正文133册,校勘记29册,附录21册,共183册,经过校勘之后的这套书依然是影印本的,没有标点。市面上也买不到的。最近线装书局出了一套《抄本明实录》,定价过万元。 2、《明史》,二十四史之一,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清朝编撰的官方明代正史,共28册。常见,也容易阅读。 3、《国榷》,有中华书局断句本,六册,私修的纪传体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删改,故保留了不少满洲人早期与明朝关系的史料; 4、《明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明史,成书在《明史》之前,有中华书局的点校本,史料价值较高,也因册数少(4册),最便阅读。 5、《明通鉴》,编年体正史,有考异。岳麓书社的点校简体字本,册数仅3册,便于阅读。上海古籍出版的一册本为影印本。 6、《明会典》,官修之政书,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书为必读。但建国后未有整理本面世。 7、《南疆逸史》、《小腆纪年附考》、《小腆纪传》则为南明史料中最为详备者,中华书局版本因出版较早,又无重印,故不易得。 8、《国朝典汇》为崇祯年间编订,明代人研究本朝历史(太祖直至穆宗)的着作,在清代为禁书,有较多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资料。目前,市面上有书目文献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 9、《弇州史料》前、后集,私家修撰之史书,是《明史》的史料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