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绍一个新时期时代的工具
新石器时代的工具日晷形石器:小河沿文化中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以磨制精致的带孔石铲取代了红山文化的石耜。其它的有打制石斧、磨制石斧、石凿、石锛等。细石器有凹底三角形石镞、刮削器、尖状器和石片等,也有复合工具骨柄石刀等。
日晷形石器
Sundial-shaped Stoneware
新石器时代小河沿文化
石盘 直径13cm 内径2.5cm 厚2cm
石锥 直径2.8cm 长10cm
灰黑色沉积岩材质,磨光制作。器身满土沁,石盘呈饼形扁体状,中间钻圆孔,边缘圆钝。孔中有一圆柱状锥形器,锥形器钝端插入盘状器中孔内,吻合。此器型在红山诸文化器物中为仅见,据史料记载,日晷出现在商代,现存最早的实物为汉代的。此组石器是否与日晷有关,待考。
小河沿文化是以敖汉旗小河沿乡白斯朗营子南台地遗址命名的。它晚于红山文化而早于夏家店文化,时代大体与中原庙底沟二期文化相当,距今约3000年左右。属于该文化的遗址还有林西锅撑子山、敖汉旗石羊石虎山墓地、喀喇沁旗屡子店西山、赤峰市三座店、辽宁朝阳庙前地。小河沿文化不是对红山文化的简单承袭,它与红山文化既有联系区别,小河沿文化经过发掘的除南台地外还有翁牛特旗的石棚山墓地。
因1977年发现于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乡(现四道湾子镇)的南台地遗址而得名。多数学者认为小河沿文化是从红山文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分布范围与红山文化大体相同。其中心区域在老哈河流域。已发掘的同类遗址有翁牛特旗的石棚山、敖汉旗的石羊石虎山,年代距今约5000~4500年,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文化遗迹有房址、灰坑、墓葬等。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石器基本都是磨制,器形有斧、锛、带孔石铲和石球,并有少数琢制的石铲和石斧。加工精细的细石片,应是镶嵌在骨器上的复合工具的部件。陶器的陶质以夹砂褐陶为主,其次是泥质红陶,也有一些砂质与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陶器的制法有手制和慢轮修整。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贰’ 史前时代人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夏商周时期主要使用工具是什么
打制的石器、木棒、铁农具、牛耕、拖拉机、收割机等。
夏、商、西周各时期的农业畜牧业发展:
1、农业:
耕作:奴隶和庶民在井田上集体耕作。
作物:“五谷”在商周时期都已种植,在甲骨文和《诗经》中有记载。
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制工具,青铜工具极少。
2、畜牧业:
商朝饲养的家畜很多,用于食用,拉车,祭祀等。
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
‘叁’ 石器时代工具有哪些
石器时代,占据了人类技术历史的99%左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讨论素材。尽管考古记录有时稀缺,但石器时代的工具发展确实值得深入研究。石器时代的时间跨度极大,从大约260万年前的最早石器使用到大约公元前3300年青铜器的出现,这一时期见证了人类对石头的广泛应用。
石器时代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 旧石器时代:从大约260万年前到大约1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使用石器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旧石器时代的工具主要包括Oldowan和Acheulean工业,特点为简单的核心和片状碎片。
2. 中石器时代:从大约12,000年前到农业的出现,中石器时代见证了人类适应温暖的气候。这一时期的典型工具是微石,一种小的燧石刀片或刀片的一部分。
3. 新石器时代:从大约公元前9,000年的农业出现到大约公元前4,000年的青铜器出现,新石器时代标志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这一时期,石器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工具虽然简单,但它们展示了人类对工具使用的创新和控制能力。从最早的石器到复杂的微石和装饰性工具,石器时代是人类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肆’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劳动行为、形态及工具有哪些
1. 在古代,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人们使用手工工具如锄头、锹、耙子等进行耕作。
2. 手工艺劳动,如织布、编织等,也是古代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明朝时期,纺织业得到显着发展,织布机的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明代劳动形态出现变化,商业和手工业兴起,社会分工变得更加细致。
5. 近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引发劳动形态和工具的变革。机器取代手工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6. 电动工具如电钻、机器人的使用,标志着现代劳动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7. 商业和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新的劳动形式,如服务业、金融业等。
8. 总体来看,不同时代的劳动行为、形态和工具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劳动特点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