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8、怎样理解信用工具的含义、种类、要素和特征
一、信用工具及其种类
信用工具是指那些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用以确保债权人或者投资人权利的凭证。它们可以分为金融类信用工具和非金融类信用工具,或者是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
非金融类信用工具的例子包括赊销合同和信用证;而金融类信用工具则包括信用卡和消费信贷等。直接信用工具通常由工商企业、国家和个人发行或签署,如商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等)、债券、股票和抵押契约。间接信用工具则是由银行和金融机构发行的,如银行券(或纸币)、存款单、人寿保险单和各种银行票据。
信用工具在金融市场的融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是资金需求者与供给者之间债务、债权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证明,并且具备一定的货币性质,是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交易对象。因此,信用工具也常被称为金融工具。
随着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深入和扩展,信用工具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信用工具进行分类:
1. 按信用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商业信用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银行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等政府债券;以及证券投资信用工具,如债券和股票等。
2. 按期限划分,可以分为长期、短期和不定期信用工具。通常,一年以上的被视为长期,一年以下则为短期。短期信用工具主要包括国库券、各种商业票据等,而长期信用工具则主要是指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
二、信用工具的要素和特征
(一)信用工具的要素
信用工具主要由以下五个要素构成:
1. 面值,即凭证的票面金额,包括币种和具体金额;
2. 到期日,即债务人需的最后还款日期;
3. 期限,即债权债务关系的持续时间;
4. 利率,即债权人可以获得的收益率;
5. 利息支付方式。
(二)信用工具的特征
尽管信用工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 收益性。信用工具能够带来定期或不定期的收益,这是提供信用的目的。收益主要有固定收益、即期收益和实际收益三种形式。
2. 风险性。为了获得收益,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风险性指的是投资者本金和利息收入可能遭受损失的程度。信用工具的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3. 流动性。信用工具可以在市场上买卖和交易,具有变现力或流通性。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在短期内迅速买卖并换回货币,表明其流动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