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白族赶马人的“茶道”及“茶俗”
在华夏大地的茶文化中,白族赶马人的“茶道”与“茶俗”独树一帜。茶,自古就被誉为“万病之药”,在中国,它不仅是日常饮品,更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元素。中国作为茶的故乡,素有“茶叶王国”之称,孕育出丰富的茶文化,包括品茶、茶道、茶俗等多元形态。
唐朝时期,茶道已初具规模,陆羽的《茶经》详细记载了诸如清平茶、大唐贵妃茶等多样的茶艺。清平茶道讲究繁复的程序,如备器、鉴茶等十六步,体现了宫廷的雅致。而文士茶道则以诗赞、品茶等十二道程序,彰显文人的风雅。禅茶则融入了佛学精神,是一种朴素的民俗茶艺。
鹤庆白族赶马人的“茶道”,即“锅头茶俗”,融合了行业茶艺与民俗传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包括开市茶、开稍茶等多种形式,其中开市茶尤为特殊。每年马帮出行前,马锅头会聚首品饮,茶叶由首趟运茶的货主赠送,象征着好运与平安。这一习俗在马王庙或山神庙中举行,旨在祭祀马神,祈求平安,同时商议运输计划和分配方案,凝聚了团结与互助的精神。
白族赶马人的“茶道”不仅是生活习俗,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它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是茶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